<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授的詩詞(304首)

    161 《婦病行》 兩漢·佚名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
    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屬累君兩三孤子,莫我兒饑且寒,有過慎莫笪笞,行當折搖,思復念之!”

    樂府感傷貧困生活

    162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163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6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6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6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67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唐·賀知章

    荒境盡懷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雖不戰,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邊重漢功。
    選車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168 《浣溪沙》 宋·張孝祥

    穩泛仙舟上錦帆。
    桃花清浪舞清灣。
    壽星相伴到人間。
    黃石公傳三百字,西王母授九霞丹。
    銀潢有路接三山。

    169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 宋·徐元杰

    薰炙儒先早,朱門授受親。
    去尋顏巷樂,歸詠點雩春。
    道妙窮精一,心傳有省循。
    樂天知命者,憂道不憂貧。

    170 《經史閣四言詩》 未知·張衡

    玄黃氤氳,混沌未死。
    道隱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結繩而治。

    171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前溪文續國,東溪學草玄。
    補處自天授,絕韋待誰編。
    淵源后溪水,脈絡千載傳。
    茲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堅。

    172 《沁園春·太極才分》 宋·夏元鼎

    太極才分,鴻濛鑿破,云收霧開。
    見曦魂蟾魄,升沈晝夜,光含萬象,機應丹臺。
    火里栽蓮,水中捉月,兩個人人暗去來。
    鵲橋畔,任傳神送氣,巽戶轟雷。

    173 《壽宗室》 宋·吳勢卿

    海珠吐月海水紅,翠竹巖近蓬萊宮。
    晨游東華天帝所,望舒前導參豐隆。
    帝曰炎圖億萬載,往哉汝諧盤石宗。
    授之虹玉金斗印,一佛出世群仙從。

    174 《挽呂東萊二首》 宋·陳良佑

    家學相傳久,天資自得高。
    讀書如夙習,授業更忘勞。
    史筆追遷左,詩編繼鄭毛。
    淵源有如此,沾丐及吾曹。

    175 《贈姜邦杰》 宋·丁逢

    人間誰得似留侯,何但功名唾手收。
    皮里陽秋有公論,胸中涇渭不同流。
    餐梨久驗輕身訣,辟谷長懷許國憂。
    儻非暮年專一壑,豈能真伴赤松游。

    176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閭丘泳

    舟行觀山無定姿,篷底兀坐真兒癡。
    層崖復嶺正雜遝,平岡橫阜俄逶遲。
    晴嵐參天固競秀,深崖挺石尤多奇。
    遙岑浮眉綠點點。

    177 《小說引子》 宋·羅燁

    傳自鴻荒判古初,羲農黃帝立規模。
    無為少昊更顓帝,相授高辛唐及虞。
    位禪夏商周列國,權歸秦漢楚相誅。
    兩京中亂生王莽,三國爭雄魏蜀吳。

    178 《偈三十五首》 宋·釋祖珍

    非衣不傳於法,非法不授於衣。
    衣既已授,法若為傳。
    玲瓏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誰敢窺。

    179 《跋林學士宋聊帖》 宋·五邁

    朝為一旅人,暮推拾九官。
    趾高氣且浮,反面視孤寒。
    昔聞韓魏公,義風塞人寰。
    赤舄坐書錦,有客排其關。

    180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宋·邢凱

    陳公籌策子房采,衣繡持斧征南方。
    親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無留藏。
    二帥宣威既電擊,群校賈勇爭奮揚。
    束身來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猶陸梁。

    * 關于傳授的詩詞 描寫傳授的詩詞 帶有傳授的詩詞 包含傳授的古詩詞(3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