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意的詩詞(1825首)
381
《贈呂洞賓》 唐·鐘離權
知君幸有英靈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宮,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382
《句》 唐·張守中
薄命蘇秦頻去國,多情潘岳旋興悲。
今夜若棲芳草徑,為傳幽意達王孫。
(詠蝶)
383
《戲答朝士》 唐·李都
華緘千里到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
應笑鐘張虛用力,卻教羲獻枉勞魂。
惟堪愛惜為珍寶,不敢傳留誤子孫。
深荷故人相厚處,天行時氣許教吞。
384
《戲答朝士》 唐·李都
華緘千里到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
應笑鐘張虛用力,卻教羲獻枉勞魂。
惟堪愛惜為珍寶,不敢傳留誤子孫。
深荷故人相厚處,天行時氣許教吞。
386
《題梅嶺泉》 唐·孫魴
梅嶺舊聞傳,林亭勢峞然。
登臨真不易,幽勝恐無先。
楚野平千里,吳江曲一邊。
標形都大別,洞府豈知焉。
387
《歸國遙》 唐·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寫景寫山
388
《酒泉子》 唐·顧夐
楊柳無風,輕惹春煙殘雨。
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
鏡塵生,珠淚滴,
389
《遐方怨》 唐·孫光憲
紅綬帶,錦香囊。
為表花前意,殷勤贈玉郎。
此時更役心腸,轉添秋夜夢魂狂¤
思艷質,想嬌妝。
愿早傳金盞,同歡臥醉鄉。
任人猜妒惡猜防,到頭須使似鴛鴦。
390
《獵客》 唐·司馬扎
五陵射雕客,走馬占春光。
下馬青樓前,華裾獨煌煌。
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張。
擊鐘傳鼎食,爾來八十強。
391
《觀項信水墨》 唐·方干
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轉扇驚波連岸動,回燈落日向山明。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
392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
辭賦精選懷才不遇
393
《別賦》 南北朝·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
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
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
辭賦精選離別
395
《雪竇游志》 元·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游記散文寫景
396
《游虞山記》 清·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
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
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辭賦精選狀物寫景
399
《武陵春(雙調)》 宋·張先
秋染青溪天外水,風棹采菱還。
波上逢郎密意傳。
語近隔叢蓮。
相看忘卻歸來路,遮日小荷圓。
菱蔓雖多不上船。
心眼在郎邊。
400
《破陣子》 宋·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間好月長圓。
惟有擘釵分鈿侶,離別常多會面難。
此情須問天。
蠟燭到明垂淚,熏爐盡日生煙。
一點凄涼愁絕意,謾道秦箏有剩弦。
何曾為細傳。
* 關于傳意的詩詞 描寫傳意的詩詞 帶有傳意的詩詞 包含傳意的古詩詞(18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