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家法的詩詞(270首)

    241 《和鮑倅》 宋·吳芾

    參軍已去作飛仙,俊逸聲名久不傳。
    千古家風期爾振,一時句法許誰先。
    心惟酷好佳山水,手不停披舊簡編。
    想得錦囊應是富,年來知有幾千篇。

    242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43 《寄韓卷院南澗常伯之子》 宋·姜特立

    每思南澗一凄然,不見風騷二十年。
    子厚猶能記先友,審言且喜有家傳。
    蜩螗聲亂無遺響,山水人亡有絕弦。
    海內可能無法眼,直須參取祖師禪。

    244 《唐伯憲赴括蒼戶掾》 宋·姜特立

    吾州刺史宅,上冠靈鰲顛。
    千嶂翠合沓,一水清潺湲。
    北指煙雨近,西睇鶯花連。
    積李雪縞夜,崇桃霞覆川。

    245 《次韻子都兄寄伯封論書》 宋·李洪

    絕藝當如郢匠斤,家雞野鶩漫分群。
    山陰妙法羲傳獻,江左名聲薄繼欣。
    競作墨豬無健骨,誰知筆髓貴豐筋。
    斯言舉似秦谿后,三折君須子細分。

    246 《送趙仲禮守天臺》 宋·樓鑰

    槹閒社稷臣,卷藏經濟手。
    功名付諸郎,秀出諸公右。
    大兒倅東嘉,洗印未云久。
    次子鎮赤城,急流去何驟。

    247 《和張王臣》 宋·廖行之

    詞伯今猶從事衫,追風才軼謝羸驂。
    浪傳齊己聲江左,不見彌明隱岳南。
    騷讀正堪供痛飲,箎音那許接高談。
    君家況有輶軒法,乞與新編得細參。

    248 《寄秋懷》 宋·趙蕃

    我不識裘父,聞之空有年。
    曾題五字寄,僅以尺書旋。
    諸才沒已久,故家誰復賢。
    猶欣得吾子,句法早親傳。

    249 《贈已訥二老軒》 宋·鄭清之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250 《府公徽猷餉酒蝦》 宋·方岳

    長須翁臥甕頭春,醉不勝扶絕可人。
    琥珀色濃紅透肉。
    珊瑚鉤嫩冷生津。
    欲醉野句不當價,粘出侯家總是珍。
    此法縱傳無此料,石橋雪水玉粼粼。

    251 《為徐進士天隱賦辟谷和吟》 宋·衛宗武

    物盈宇宙皆有窮,一氣先天常浩浩。
    榮華富貴能幾何,百歲光陰如電掃。
    開闢由來莫幾年,圣哲英雄骨俱槁。
    勛名蓋世文瑞時,豈若玄玄窮徼妙。

    252 《潘吳二察甚振風采劉仲山有詩因次其韻》 宋·姚勉

    國家元氣幾如發,章李以來幾臺察。
    翻盆窺甕若不聞,射影含沙但潛發。
    坦途自詫忘羊腸,堅冰恐已在履霜。
    熙豐舊人正伺隙,乃爾寂寂無精光。

    253 《題墨梅風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來,袖出數幅春風梅。
    芳根不種生綃上,安得的皪霜葩開。
    霜葩能開不能謝,始信筆端生造化。
    細看入趣直欲攀,亦復不知梢是畫。

    254 《次叔祖閣學暑中過清寒堂韻》 宋·張镃

    人材掄選何時停,高者棟負卑薪蒸。
    我家忠烈定社稷,任大豈但懲與膺。
    不毛夏渡瀘濰水,列面夜踏滹沱冰。
    強敵坐致九頓首,和議姑隨三折肱。

    255 《次周尚書八首》 宋·許月卿

    詩律無寒□鄴州,家風洗耳□□侯。
    □傳以酒為真印,萬法惟梅不共流。
    幸免五經嘲笥腹,可無百尺進竿頭。
    從來此道飄零甚,戎索惟憑疆以周。

    256 《趙魏公竹枝歌》 明·張羽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晳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257 《送丘正之海鹽州教授二首》 宋·方回

    而立年前髭未長,金臺早已擅名場。
    法書筆下蛟龍□,□句胸中錦繡腸。
    斧藻一州事學校,枌榆卜舍近家鄉。
    □□講道相傳授,不在槐花舉子忙。

    258 《贈筆工馮應科》 宋·方回

    世言善書不擇筆,此物豈可不精擇。
    空弓難責養由射,快劍始堪孟賁擊。
    多錢而賈長袖舞,工良器利貴相得。
    文房四寶擬四賢,最不易致管城伯。

    259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260 《送張仲實宜興州教授》 宋·方回

    天未喪斯文,遁翁續思孟。
    戒慎恐懼傳,源流獨也正。
    □□中節情,未發為善性。
    人己不睹聞,了無一可偵。

    * 關于傳家法的詩詞 描寫傳家法的詩詞 帶有傳家法的詩詞 包含傳家法的古詩詞(2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