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處的詩詞(1921首)
441
《邊庭送別》 唐·張蠙
一生雖達理,遠別亦相悲。
白發無修處,青松有老時。
暮煙傳戍起,寒日隔沙垂。
若是長安去,何難定后期。
442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443
《送人宰邑》 唐·裴說
官小任還重,命官難偶然。
皇恩輕一邑,赤子病三年。
瘦馬稀餐粟,羸童不識錢。
如君清苦節,到處有人傳。
444
《送人宰邑》 唐·裴說
官小任還重,命官難偶然。
皇恩輕一邑,赤子病三年。
瘦馬稀餐粟,羸童不識錢。
如君清苦節,到處有人傳。
445
《經墮淚碑》 唐·任翻
羊公傳化地,千古事空存。
碑已無文字,人猶敬子孫。
峴山長閉恨,漢水自流恩。
數處煙嵐色,分明是淚痕。
447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449
《哭舍弟二首》 唐·李中
鴻雁離群后,成行憶日存。
誰知歸故里,只得奠吟魂。
蟲蠹書盈篋,人稀草擁門。
從茲長慟后,獨自奉晨昏。
456
《看蜀女轉昭君變》 唐·吉師老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連錦水濆。
檀口解知千載事,清詞堪嘆九秋文。
翠眉顰處楚邊月,畫卷開時塞外云。
說盡綺羅當日恨,昭君傳意向文君。
457
《塞上》 唐·鄭渥
出門何處問西東,指畫翻為語論同。
到此客頭潛覺白,未秋山葉已飄紅。
帳前影落傳書雁,日下聲交失馬翁。
早晚回鞭復南去,大衣高蓋漢鄉風。
458
《哭李遠》 唐·盧尚書
昨日舟還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為。
才收北浦一竿釣,未了西齋半局棋。
洛下已傳平子賦,臨川爭寫謝公詩。
不堪舊里經行處,風木蕭蕭鄰笛悲。
459
《哭李遠》 唐·盧尚書
昨日舟還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為。
才收北浦一竿釣,未了西齋半局棋。
洛下已傳平子賦,臨川爭寫謝公詩。
不堪舊里經行處,風木蕭蕭鄰笛悲。
* 關于傳處的詩詞 描寫傳處的詩詞 帶有傳處的詩詞 包含傳處的古詩詞(19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