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場的詩詞(274首)
241
《贈黃藻二章》 宋·許月卿
參軍一夢到詞場,難弟想應瞻圣皇。
此去捷音來鼎鼎,向來諸老去堂堂。
馬頭雪絮天街玉,人跡板橋茅店霜。
君去世科傳伯氏,釣舟留我住嚴光。
242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244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48
《挽黃修職》 宋·杜范
宰士當年棣萼情,世科心許白頭登。
詩書早已傳家學,場屋誰知負夜燈。
老矣尚余英氣在,嗟哉獨慕善人稱。
一經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門自此興。
249
《雜興十二首》 宋·方回
古人謹廟萃,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其術傳青囊。
富貴出葬穴,此說何渺茫。
含禭富珠玉,所見尤不長。
251
《次韻劉君鼎見贈二首》 宋·方回
真復多多窮傳記,端能亹亹著詩文。
名場早捷千軍陣,臚陛應符五色云。
亂后湖山今稍稍,閒中賓主幾醺醺。
衰遲亦欲陪賡唱,未必當筵逮所聞。
252
《次韻謝李寅之鄂渚見寄》 宋·方回
叩戶驚傳千里使,開緘快睹七言詩。
古希年迫公猶健,不仕風高我所思。
兒大知書聊慰意,家貪食粥亦隨時。
邇來稍喜休兵革,賽社秋場醊祭釐。
253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254
《送戴帥初信州教授》 宋·方回
伏羲之后幾萬年,堯舜八圣孟一賢。
誰學其學傳其傳,□明簡氣生戴先。
上庠文聲撐青天,高揭蘭闈十名前。
□□只字宮商宣,豈但場屋著祖鞭。
258
《贈胡直內并寄夏自然》 宋·方回
直內苦吟今賈孟,自然近作欲韋陶。
曩時場屋猶無恙,前輩科名許獨高。
詩句孰能傳海內,官銜僅足詫兒曹。
雁門太守何為者,為道深衣勝紫袍。
* 關于傳場的詩詞 描寫傳場的詩詞 帶有傳場的詩詞 包含傳場的古詩詞(2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