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回的詩詞(1412首)
802
《天王寺春望》 明·田汝鳷
招提春望盡煙霞,綠竹青松老衲家。
門對三山紆宋苑,碑傳二帝狩胡沙。
云邊虛閣流清磬,樹里寒僧演《法華》。
人代幾回登眺處,空余輦道夕陽斜。
803
《戎政府》 明·田藝蘅
大將新開戎政府,門外列校如狼虎。
團營十二坐指揮,此生焉能與噲伍。
咸寧旗偃虜騎來,咸寧旗出虜騎回。
九廟震驚本兵死,帳中歌舞方行杯。
805
《缺題》 明·童琥
竹外松邊一兩稍,迥臨村落傍谿橋。
堪將亂蕊添云肆,芳被芳風透綺寮。
春事頓隨花片薄,清吟半逐夢魂銷。
卻思前載孤山下,踏雪相尋豈憚遙。
806
《流螢篇》 明·王寵
熠熠流螢度草堂,耿耿銀河秋夜長。
縈回拂棟光難定,窈窕穿花焰更藏。
山人書劍黯生塵,憔悴年來白發新。
枉將艷采投虛寂,卻似余輝借比鄰。
808
《塞上感懷》 明·王清
西風關外雪初晴,懷古思鄉百感生。
玉帳枕戈人萬里,鐵衣傳箭夜三更。
夢回絕域烏桓地,戰罷空山敕勒營。
烽火微茫天去遠,月中鴻雁送秋聲。
809
《入峽》 明·王紳
世傳三峽險,吾身適屢往。
蕩舟趨洄流,驚濤漾輕漿。
褷峰開復合,青天細如掌。
浪急先期程,谷空答漁響。
回顧上瀨人,吾行若平壤。
日夕下夷陵,祝酒相欣賞。
810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811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812
《陳節婦》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鄰娃不識面,千里隔窗紗。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門前有舶船,便欲為商去。
歡好百年身,今年涉兩春。
813
《遂安舟中》 明·魏觀
溪徑斜斜入,柴門側側開。
一牛臨水立,雙鴨避舟回。
病眼青山豁,歸心白發催。
何因莼浦上,野老共傳杯。
814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815
《留別張孟兼》 明·吳植
故人昔隱仙華山,高臥白云終日閑。
我攜清都綠玉杖,相與嘯傲煙霞間。
一朝忽被征書起,姓名直入明光里。
清時冠帶圜橋門,濟濟橫經臨璧水。
816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817
《賦得深閨秋織》 明·徐勃
深閨秋色早,中婦倚流黃。
寒杼傳聲切,殘絲結縷長。
壁間聞促織,錦上見鴛鴦。
斷綆金刀疾,拋梭玉釧忙。
820
《敦煌曲》 明·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 關于傳回的詩詞 描寫傳回的詩詞 帶有傳回的詩詞 包含傳回的古詩詞(14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