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呼處的詩詞(160首)

    101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唐·李白

    少年不得意,落魄無安居。
    愿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
    蘭生谷底人不鋤,

    女子懷人

    102 《催宗文樹雞柵》 唐·杜甫

    吾衰怯行邁,旅次展崩迫。
    愈風傳烏雞,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隨母向百翮。
    驅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103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104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寺在京城南門之東)》 唐·韓愈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暉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
    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105 《感春五首》 唐·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106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07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08 《感夢(夢故兵部裴尚書相公)》 唐·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館,有館名芳溪。
    荒郵屋舍壞,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體顧若刲.

    邊疆狩獵憂慮

    109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110 《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唐·白居易

    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
    海蠻聞有明天子,驅犀乘傳來萬里。
    一朝得謁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111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112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113 《過吳門二十四韻》 唐·李紳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
    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
    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
    水光搖極浦,草色辨長洲。

    114 《引泉詩(睦州龍興觀老君院作)》 唐·陸龜蒙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
    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115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116 《尾犯(廬山一名碧芙蓉)》 宋·晁補之

    廬山小隱。
    漸年來疏懶,浸濃歸興。
    彩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余韻。
    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

    婉約寫景女子閨怨傷春

    117 《太平歡(圣節賜宴)》 宋·姚述堯

    蕤賓奏律,正太平無事,歡娛時節,翹首簫臺南望處,兩兩壽星明徹。
    和滿乾坤,春回草木,瑞靄凝金闕。
    鈞天齊奏,嵩呼隱隱三發。
    遙想帝里繁華,慶父堯子舜,賡歌胥悅。

    宋詞精選婉約寫水送別惜別

    118 《賀新郎》 宋·劉克莊

    動地東風起。
    畫橋西、繞溪桑柘,漫山桃李。
    寂寂墻陰蒼苔徑,猶印前回屐齒。
    驚歲月、飆馳云駛。

    11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2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傳呼處的詩詞 描寫傳呼處的詩詞 帶有傳呼處的詩詞 包含傳呼處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