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信的詩詞(1076首)
981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982
《送范道卿赴省試》 宋·晁公溯
君之先世真文雄,異時奏賦蓬萊宮。
誰傳副墨過沙漠,至今猶稱長嘯公。
芝蘭不乏后來秀,謂將褎然為舉首。
至音澹泊識者寡,遂令聲名落盧后。
983
《挽孫少卿四首》 宋·陳淳
福慶於人鮮比方,一生坦若履康莊。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傳月窟芳。
壽入九齡光寶籙,服膺三品燦金章。
始終可謂無遺憾,信矣榮歸死不亡。
984
《榘子名字義》 宋·陳淳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986
《子方宗弟側弄之璋》 宋·陳淳
珍祥充塞故旁流,底信先傳慶有由。
莫訝雞胞寧吐鳳,須知虎氣已吞牛。
古來孽士皆榮達,此日宗支自穎尤。
蟄蟄繩繩從未艾,會看貴種出公侯。
987
《次韻梅花四首》 宋·陳棣
得得尋梅已覺遲,憑欄空賦惜花詩。
流傳遠信人千里,漏泄春工雪一枝。
照水豐容妃子浴,傍山瘦影伯夷饑。
最憐清絕牽情處,月落參橫畫角悲。
988
《謝傅監倉》 宋·陳宓
昔年常侍紫樞仙,風骨森然在眼前。
一覽十行俱默誦,三更殘卷尚朱箋。
詩書自古稱難繼,衣缽于今信有傳。
每拜名章唯自愧,思慳莫和短篇長。
989
《和茂嘉郎中催梅韻》 宋·陳文蔚
快讀新詩似見梅,昏昏醉眼為君開。
枝頭未見粉苞露,句里先傳春信來。
試問花神緣底晚,政須羯鼓為渠催。
前枝見說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裁。
990
《贈越子實》 宋·戴表元
北風吹沙溪倒飛,白日未落山中歸。
千邀萬覓不相就,誰信有人主穿微。
幅巾大帶長襦袍,韋篋錦囊鮮彩毫。
名門發身合燕頷,一經傳家真鳳毛。
992
《嘗云安麴米春》 宋·鄧深
名目云安已久傳,未嘗先覺口流涎。
三杯通道正須此,一盞醺人今信然。
取醉間關憐杜老,聞香比擬憶蘇仙。
豈知閑散江湖客,快飲瞿唐滟滪邊。
993
《村中病起》 宋·鄧深
訪醫墟落疾難痊,肘后奇方得舊編。
藥濟君臣雜劑和,火停文琥事烹煎。
旁人笑道徒為爾,午睡醒來已脫然。
從此節宣防未病,那須扁鵲信真傳。
996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998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999
《用前韻酬孟君復二首》 宋·方回
吞吞虞翻夢里爻,古人不死與神交。
成名永保傳青簡,臨事終當藉白茅。
足可一瓢居陋巷,豈堪二膳養東膠。
龜藏六用泥中樂,未信時人蝘蜓嘲。
* 關于傳信的詩詞 描寫傳信的詩詞 帶有傳信的詩詞 包含傳信的古詩詞(10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