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信的詩詞(1076首)
521
《董源山水圖為北客賦》 宋·連文鳳
江南本是山水國,峽影峨云插空碧。
世人愛畫不愛真,一幅生綃懸素壁。
董生好手畢宏上,意在筆先方落筆。
云關岫幌掃層青,月浦煙汀寫修白。
522
《饒州公署即事》 明·王世懋
葳蕤鎖罷柝聲傳,粉署沉沉閣篆煙。
幾樹夕陽移榻盡,滿庭秋色散衙眠。
鴉爭熟子時時墮,蛛惜殘絲夜夜連。
不信成風書獄手,閑來猶藉古人編。
523
《謁范文正公祠》 宋·蔡槃
半龕遺像飾貂蟬,往事猶思慶歷前。
未說兩朝親捧日,且言一柱獨擎天。
山林付與書生管,香火當同信史傳。
獨恨軍中無此老,如今西賊又侵邊。
525
《萬壽觀》 宋·陳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點紅塵不許留。
青鳥豈傳金母信,彩鸞應返玉皇樓。
苔鋪翠點仙橋滑,松積香梢徑路幽。
午夜鶴松頂天露,道人睡覺滿天秋。
526
《董奉山》 宋·陳師韓
院宇蕭蕭鎖暮煙,昔人曾見此升仙。
靜看今日流渠水,應是當年煉藥泉。
座上山川疑改舊,林中僧行盡長年。
我來寄宿應懷古,始信鄉民不妄傳。
527
《登上嶺游黃山》 宋·陳天麟
風掃煙崗一萬重,平生佳處始相逢。
未驂軒后浮丘駕,已見天都石柱峰。
閬苑欲傳青鳥信,壺天安用白云封。
朝真我亦通仙籍,況復年來訪赤松。
528
《壽陳府博》 宋·陳宗遠
三嶼縈紆秀且奇,苕華琢采妙工倕。
高羅絳帳聲盈耳,戲著斑衣笑解頤。
魚藻留連依水密,鳳筩準擬向陽吹。
的知梅信傳東閣,先訪南宮第一枝。
529
《賀杜清獻入相》 宋·戴木
玉陛傳呼宰相來,歡騰海內翕如雷。
律身清介祁公操,佐主謀謨如晦才。
夢弼已知符眾望,生賢益信應三臺。
從容宰席調天紀,協氣從頭遍九垓。
530
《省謁觀文之塋留題》 宋·范公
先帝龍飛第一年,囊封夜半達甘泉。
朝來急召明光殿,讜論能回不夜天。
遐想神□今已遠,永懷帝德浩無邊。
他時信史傳遺事,悟主應□數百篇。
532
《贈談命嚴叔寓》 宋·李長沙
平時已秉班揚筆,暇處不妨甘石經。
吾里忻傳日邊信,君言頻中斗杓星。
會稽夫子馀詩禮,巴蜀君平舊典型。
歷歷周天三百度,更參璿玉到虞廷。
533
《夜游漓江上》 宋·李昇之
漓江開遍四時花,游覽都忘屐齒賒。
風景雖宜秋向老,關山無奈客思家。
漏傳樓上三通鼓,水落灘頭幾尺沙。
京國未歸鄉信斷,陣鴻何處貼云斜。
534
《長樂舊縣》 宋·李士會
千古空傳長樂溪,誰知樂極已生悲。
凄煙斷礎祝家市,落日荒城柳尹祠。
上起何年無信史,中更鉅變有殘碑。
青峰峰下躊躇意,說與時人未必知。
535
《峴山詩》 宋·李淑
峴山如闖襄廬南,鉅平躋賞留愛談。
官邪俗淪祭不屋,君來懷古茵憑慚。
孤峰嵚嶇漢之曲,云梁月皋萬螺矗。
輕裘四眺風物佳,賓客文章歡意促。
536
《白云》 宋·林通
雙溪會處創危亭,我愛亭成不異名。
到此更誰分別派,同歸終見入東瀛。
清輝黛染環檐色,幽響琴傳出澗聲。
自信竹林林上美,剪裁今已屬賢明。
537
《游寺云觀》 宋·劉應龍
雨絕春風和,沉棲慕遐矚。
野火開叢荊,遙岑路徑熟。
極頂如掌平,群峰四環矗。
人言古觀基,突兀此有屋。
540
《自寬》 宋·邱一中
仙都有敕到林泉,誰信祠官無俸錢。
陶醉猶能麾客去,顏饑何至乞人憐。
鹿蕉已是今無夢,枸杞曾傳昔有仙。
餓死亦堪垂不朽,無緣個個珥貂蟬。
* 關于傳信的詩詞 描寫傳信的詩詞 帶有傳信的詩詞 包含傳信的古詩詞(10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