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乘的詩詞(666首)
172
《高唐賦》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
”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為高唐之客。
173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
174
《封燕然山銘》 兩漢·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納于大麓,維清緝熙。
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御。
理兵于朔方。
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
177
《紅橋游記》 清·王士禎
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態,竹木蓊郁,清流映帶。
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樹石,溪塘幽竊而明瑟,頗盡四時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于澗;又如麗人靚妝袨服,流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陸徑,必出紅橋下。
178
《定風波令(再次韻送子瞻·般涉調)》 宋·張先
談辨才疏堂上兵。
畫船齊岸暗潮平。
萬乘靴袍曾好問。
須信。
文章傳口齒牙清。
三百寺應游未遍。
□算。
湖山風物豈無情。
不獨渠丘歌叔度。
行路。
吳謠終日有余聲。
180
《蕙清風》 宋·賀鑄
何許最悲秋,凄風殘照。
臨水復登山,莞然西笑。
車馬幾番塵,自古長安道。
問誰是、后來年少。
飛集兩悠悠,江濱海島。
乘雁與又鳧,強分多少。
傳語酒家胡,歲晚從吾好。
待做個、醉鄉遺老。
* 關于傳乘的詩詞 描寫傳乘的詩詞 帶有傳乘的詩詞 包含傳乘的古詩詞(6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