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眾論的詩詞(414首)

    361 《向伯恭薌林詩》 宋·王铚

    楚人喻薌草,可佩復可食。
    靈均楚同姓,放逐去其國。
    皎皎忠良心,惕惕懼讒賊。
    扁舟下滄浪,魂迷招不得。

    362 《登白帝城二首》 宋·張嵲

    霜風吹日下長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東去諸山朝峽口,西來眾水會關門。
    千年白帝空祠廟,萬里家山只夢魂。
    絕寒邊頭重回首,秋聲凄斷不堪論。

    363 《四月旦大雨晝夜不止者兩日微水一夕暴漲》 宋·張嵲

    山木綠陰暗,駭云當晝繁。
    驚風乍掩冉,積雨連荒村。
    映岫若銀竹,瀉澗如翻盆。
    懸霤遂及旦,暗空還至昏。

    364 《悼翁仲立達州》 宋·陳傅良

    憶昔看封事,令人激懦衷。
    邊籌皆破的,硬語更盤空。
    晚亦通家好,居然與眾同。
    行藏嘗論定,誰假一帆風。

    365 《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 宋·陳傅良

    一藝必有師,尚論襄與夔。
    一國必有師,尚論管與伊。
    信知師道尊,分與君父夷。
    吁嗟文王沒,斯文屬之誰。

    366 《上閩帥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韻》 宋·陳傅良

    炎正維中葉,皇圖再造年。
    天潢流少海,星緯粲臺躔。
    臣主嘗難并,乾坤豈偶然。
    千齡開歷數,一氣付陶甄。

    367 《挽張春卿尚書》 宋·陳傅良

    論建回天力,生平與眾同。
    居常焚諫草,人自避乘驄。
    朝譽多張仲,家聲近魯公。
    挽辭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368 《送黃子聞得縣瑞安》 宋·陳傅良

    西都循吏無墨綬,密令忽用為三公。
    仁人遭時乃自見,不係官爵汙與隆。
    黃君崎嶇發半白,得縣吾州滄海東。
    平生經術久未試,今幸小試難為功。

    369 《送劉茂實宰奉新》 宋·陳傅良

    遠別欲無寐,細論誰有酒。
    今當作劇縣,君意亦樂不。
    江湖吏道僻,歲月民勞久。
    救之敝精神,自愛終袖手。

    370 《園桂初發邀同社小飲》 宋·張镃

    故故論年賞,新看惜未多。
    一香參眾樹,千月下纖娥。
    今雨胡能阻,秋蟲亦復歌。
    有情毋恡醉,斯世合婆娑。

    371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372 《宿天池》 宋·孔武仲

    我思廬山游,發與自年少。
    偶來得閑侶,更欲窺眾妙。
    幽林穿蒙籠,青峰上險峭。
    遙看天池路,一線在巖徼。

    373 《觀鍾離中散草書帖》 宋·孔武仲

    兒童不識草書法,但見滿紙鰌蛇結。
    安知筆法追古初,睨視眾體稱雄杰。
    事忙往往無暇寫,屬思幽窗乃奇絕。
    鍾離昂昂散人后,寄跡一官今白首。

    374 《贈子通》 宋·孔武仲

    金石論交古所希,朱顏相結少年時。
    自嗟齷齪逢人少,尤喜軒昂出眾奇。
    文字往來諧律呂,笑談錯雜和塤篪。
    近聞俗語多才間,愿子高歌錦與箕。

    375 《李仁甫和予如字韻詩再用韻寄之》 宋·晁公溯

    神州久陸沈,遂作蛇豕墟。
    諸公頗憤激,日上平邊書。
    覽書帝震怒,欲下雷霆誅。
    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376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377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宋·陳棣

    壑主臨軒達四聰,皎如麗日明高穹。
    傾葵發蔀燭幽隱,熙然萬物還春風。
    鼎新百度躋時雍,西垣東省羅鹓鴻。
    鋒車趣召無虛日,高陽才子咸登庸。

    378 《伯文覓雞雛賦送》 宋·陳杰

    雌雄在殼眾雛分,養手當年紀渻君。
    飽履雪霜方出距,淺含風霧未成文。
    徐行肯與鶩爭食,小立還如鶴在群。
    待放一嚕天下白,秦關下客敢論勛。

    379 《純父家池雙頭蓮》 宋·陳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并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380 《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 宋·陳文蔚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
    顏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
    后人謂二子,獨得道之原。
    脫落章句卑,統宗而會元。

    * 關于眾論的詩詞 描寫眾論的詩詞 帶有眾論的詩詞 包含眾論的古詩詞(4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