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眾物的詩詞(779首)

    681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宋·張嵲

    憶昔游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顏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682 《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 宋·陳傅良

    萬物各美惡,一室有面背。
    去來故無恒,欣厭惟所會。
    有能悟茲理,何必著幽邃。
    后圃并山麓,修竹積空翠。

    683 《送劉茂實宰奉新》 宋·陳傅良

    遠別欲無寐,細論誰有酒。
    今當作劇縣,君意亦樂不。
    江湖吏道僻,歲月民勞久。
    救之敝精神,自愛終袖手。

    684 《松風軒晚望》 宋·劉宰

    遠山亞歸云,近山留夕照。
    澄江橫凈練,怒風收眾竅。
    東南佳山水,此地宅其要。
    連薨三萬家,金璧互輝耀。

    685 《雨余聞蟬》 明·張羽

    村園夏雨歇,眾綠陰已成。
    高齋掩晝寂,新蟬今始鳴。
    嘈嘈斷更續,嘒嘒遠還輕。
    響悲逐涼吹,歡謝引離情。
    屬耳念已集,感物襟易盈。
    煩聒方自此,稍待秋林清。

    686 《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 明·張羽

    出門懷清曠,入舟苦炎熾。
    皇天從人欲,飛雨颯然至。
    風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氣。
    暝投山僧眠,復得清凈地。

    687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688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明·李東陽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君時別向中書宅,兩日吾門斷雙屐。
    寧知此厄忽相遭,怪事驚從武昌得。

    689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690 《次韻蘇翰林西山詩》 宋·孔武仲

    黃州水米宜新醅,東坡好花公自栽。
    折花倒酒送流景,不念春風飄落梅。
    醉投青山上九曲,吳王故宮壓崔嵬。
    寒潭已無昔光景,涼殿欻變今樓臺。

    691 《猩猩毛筆與黃魯直同賦》 宋·孔武仲

    染血以為衣,稍親日月光。
    封唇以佐酒,眾饌登華堂。
    誰令拔其毛,萬里歸文房。
    織妍依象管,寂寞伴螢囊。

    692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693 《和梅韻》 宋·陳淳

    不妨雪壓與霜糊,友結松筠鄙橘奴。
    特放孤標先暖覺,肯隨眾卉望寒逋。
    疑將冰月為精爽,端借瓊瑤琢體膚。
    闖出一元生物意,從茲引領萬容姝。

    694 《傷春詞》 宋·陳棣

    春風兮颸颸,春日兮遲遲。
    草木秀兮原野,蘭茝芳兮水湄。
    美人去兮何所,白云深兮莫窺。
    望極浦兮掩淚,倚危檻兮懷思。

    695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宋·陳棣

    壑主臨軒達四聰,皎如麗日明高穹。
    傾葵發蔀燭幽隱,熙然萬物還春風。
    鼎新百度躋時雍,西垣東省羅鹓鴻。
    鋒車趣召無虛日,高陽才子咸登庸。

    696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697 《和許月湖游鼓山》 宋·陳宓

    伐坐塵坌中,秋汗正浹背。
    聞君游鼓山,騎馬破煙靄。
    不向曉中看,安得識眉黛。
    飄然出樊籠,始覺此身大。

    698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699 《云莊勸學》 宋·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700 《水車》 宋·陳普

    人為萬物靈,無處不可見。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鄭國渠,關中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為賤。

    * 關于眾物的詩詞 描寫眾物的詩詞 帶有眾物的詩詞 包含眾物的古詩詞(7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