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休尋的詩詞(871首)
201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202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203
《東游遠歸》 唐·韋莊
扣角干名計已疏,劍歌休恨食無魚。
辭家柳絮三春半,臨路槐花七月初。
江上欲尋漁父醉,日邊時得故人書。
青云不識楊生面,天子何由問子虛。
205
《潘丞相舊宅》 唐·徐夤
綠樹垂枝蔭四鄰,春風還似舊時春。
年年燕是雕梁主,處處花隨落月塵。
七貴竟為長逝客,五侯尋作不歸人。
秋槐影薄蟬聲盡,休謂龍門待化鱗。
206
《開元即事》 唐·徐夤
曲江真宰國中訛,尋奏漁陽忽荷戈。
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無策印空多。
塵驚騎透潼關鎖,云護龍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
207
《開元即事》 唐·徐夤
曲江真宰國中訛,尋奏漁陽忽荷戈。
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無策印空多。
塵驚騎透潼關鎖,云護龍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
209
《敘舊游寄棲白》 唐·李洞
老著重袍坐石房,竺經休講白眉長。
省沖鼉沒投江島,曾看魚飛倚海檣。
曉炙凍盂原日氣,夜挑蓮碗禁燈光。
吟詩五嶺尋無可,倏忽如今四十霜。
210
《和壽中丞傷猿》 唐·李洞
遺掛朱欄鎖半尋,清聲難買恨黃金。
懸崖接果今何在,淺井窺星影已沉。
歸宅葉鋪曾睡石,入朝燈照舊啼林。
211
《句》 唐·李洞
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
(《北夢瑣言》云:
洞三榜,裴贄第二榜。
策夜,簾前獻詩云云。
尋卒蜀中。
贄無子,人謂屈洞所致)
212
《贈羅隱》 唐·羅袞
平日時風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
寰區嘆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
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游。
何當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命卓侯。
213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214
《正月晦日》 唐·李建勛
莫倦尋春去,都無百日游。
更堪正月過,已是一分休。
泉暖聲才出,云寒勢未收。
晚來重作雪,翻為杏花愁。
215
《和判官喜雨》 唐·李建勛
去禱山川尚未還,云雷尋作遠聲寒。
人情便似秋登悅,天色休勞夜起看。
高檻氣濃藏柳郭,小庭流擁沒花壇。
須知太守重墻內,心極農夫望處歡。
216
《九日陪董內召登高》 唐·廖匡圖
祝融峰下逢嘉節,相對那能不愴神。
煙里共尋幽澗菊,樽前俱是異鄉人。
遙山帶日應連越,孤雁來時想別秦。
自古登高盡惆悵,茱萸休笑淚盈巾。
217
《九日陪董內召登高》 唐·廖匡圖
祝融峰下逢嘉節,相對那能不愴神。
煙里共尋幽澗菊,樽前俱是異鄉人。
遙山帶日應連越,孤雁來時想別秦。
自古登高盡惆悵,茱萸休笑淚盈巾。
218
《贈永真杜翱少府》 唐·李中
藍袍竹簡佐琴堂,縣僻人稀覺日長。
愛靜不嫌官況冷,苦吟從聽鬢毛蒼。
閑尋野寺聽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陽。
騫翥會應霄漢去,漁竿休更戀滄浪。
* 關于休尋的詩詞 描寫休尋的詩詞 帶有休尋的詩詞 包含休尋的古詩詞(8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