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伏路的詩詞(373首)
103
《鄰相反行》 唐·薛逢
東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
夜開溝水繞稻田,曉叱耕牛墾塉土。
西家有兒才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
104
《陽春曲》 唐·溫庭筠
云母空窗曉煙薄,香昏龍氣凝暉閣。
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
曲闌伏檻金麒麟,沙苑芳郊連翠茵。
廄馬何能嚙芳草,路人不敢隨流塵。
詠物寫鳥志向
106
《賈客詞》 唐·劉駕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108
《塞下二首》 唐·許棠
胡虜偏狂悍,邊兵不敢閑。
防秋朝伏弩,縱火夜搜山。
雁逆風鼙振,沙飛獵騎還。
安西雖有路,難更出陽關。
110
《漫書五首》 唐·司空圖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溪邊隨事有桑麻,盡日山程十數家。
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113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114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117
《塞上》 唐·黃滔
掘地破重城,燒山搜伏兵。
金徽互嗚咽,玉笛自凄清。
使發西都聳,塵空北岳橫。
長河涉有路,曠野宿無程。
119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120
《銜命還國作》 唐·朝衡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
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
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
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
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
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 關于伏路的詩詞 描寫伏路的詩詞 帶有伏路的詩詞 包含伏路的古詩詞(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