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伏行的詩詞(756首)

    741 《即席分韻送李才元學士守臨邛》 宋·蘇頌

    君登石渠閣,荏苒十過春。
    編摩業即卒,出入命已頻。
    人情嘆榮滯,雅意猶逡巡。
    襟懷恬而曠,鬢發黳如新。

    742 《送句湛太博通守汝陰》 宋·蘇頌

    天漢南通潁水清,新恩監郡赴官榮。
    數舟旗鼓家人喜,兩岸壺漿父老迎。
    暫試吏能收治績,蚤聞時譽伏朝纓。
    十年京國同游者,何日如君補外行。

    74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744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745 《游鼓山一首》 宋·蘇籀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飄箔疏雨傾。
    漱石枕流東道主,櫛風沐雨吾曹行。
    百尋懸瀑瀉紳佩,兩邊喬木翔枅甍。
    乞漿滿甌牛乳粥,縱酒下箸駝蹄羹。

    746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747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748 《與長老夜話出故人俞宋護書予至山之日俞適至》 宋·王洋

    法海空門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維摩。
    道無同異要當爾,命有窮通可奈何。
    兩目再清張籍在,一經傳子鳳毛多。
    飽聞行業書鄉社,得失功名付浩歌。

    749 《戲贈詹安世》 宋·楊時

    彩舟駐閶門,初與子相識。
    長空翥秋隼,爽氣橫八極。
    摛辭鏤圭璋,吐論森劍戟。
    鄧侯不愿仕,志在書竹帛。

    750 《次韻徐廷珪偶成》 宋·于石

    德行誰能冠四科,將興將廢道云何。
    百年詩酒晉元亮,萬世功名漢伏波。
    高枕林泉閑夢少,出門風雨落花多。
    人生轉眼榮枯易,未必金章勝綠蓑。

    751 《采石遇順風》 宋·袁說友

    我觀挽強弓,去鏃不可止。
    弓力小有盡,所至亦無幾。
    又觀鴻鵠飛,沖霄勢難已。
    天高羽翼倦,俄復知還矣。

    752 《游三洲巖》 宋·曾豐

    南中豈無巖,三洲蓋其杰。
    朅來五羊初,滿聽行人說。
    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蠟。
    遙觀似舜峰,近視疑禹穴。

    753 《過嚴關》 宋·曾豐

    誓不南游今復游,東西雖異等南州。
    妻兒累己何人免,行止關天不自由。
    伏櫪過都從野馬,乘流遇坎任虛舟。
    嚴關猿鳥休相笑,更過梅關笑卻羞。

    754 《送管長源之子光祖往謁周益公》 宋·曾豐

    齒德兩崢嶸,嚴君漢伏生。
    勖哉恢學力,行矣赫家聲。
    一代道宗主,三朝人老成。
    金篦容刮膜,管取眼增明。

    755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黃鐘角]素精筆節,金行固藏。
    氣沖炎伏,明河翻霜。
    功收有年,禮為有章。
    祗越眇冥,鴻基永昌。

    756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黃鐘角]素精筆節,金行固藏。
    氣沖炎伏,明河翻霜。
    功收有年,禮為有章。
    祗越眇冥,鴻基永昌。

    * 關于伏行的詩詞 描寫伏行的詩詞 帶有伏行的詩詞 包含伏行的古詩詞(7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