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伏方的詩詞(554首)

    541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542 《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 宋·蘇頌

    青山橫莽蒼,萬石出南麓。
    古剎表耆阇,高聲聳群玉。
    居惟擇岡巒,近靡數松竹。
    郡郭路非遙,游人舂不宿。

    543 《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 宋·蘇頌

    近伏值休澣,端居無所為。
    觸熱事造請,有如褦襶詩。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544 《送李屯田粹丹陽》 宋·蘇頌

    西津秋晚度歸艎,新領監州建禮郎。
    蚤伏能名動江左,重聞謠詠入朱方。
    部中句曲三茅阜,境上吳門二陸鄉。
    官近仙都家在望,錦衣此日倍輝光。

    545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546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547 《書懷》 宋·楊時

    骎骎塵土久方還,直道謀身力愈難。
    靖節每嗟嬰世網,漫郎何意出人間。
    風驚駭浪潛鱗伏,竹隱灣磯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蠟屐,伴云隨月弄潺湲

    548 《過嚴瀨寄陸守務觀》 宋·喻良能

    翰墨場中老伏波,揮毫快馬下晴坡。
    三年睿主思獻納,千里疲民賴撫摩。
    瀟灑郡齋方在望,飄搖征棹未能過。
    擬求墨妙輝衡宇,應有黃庭換白鵝。

    549 《謝惠補之送梁杲墨》 宋·袁說友

    江南黟歙千峰長,盤紆融結百鳥頏。
    鐘靈孕秀山之玉,中有石墨時伏翔。
    曹公萬斤如贏糧,士龍二螺石髓香。
    人間那得制筆郎,此物我亦成空囊。

    550 《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 宋·曾豐

    無量壽佛今壽皇,家傳室授不老方。
    九轉丹砂一仁念,函四大海為壽鄉。
    仁氣所覃莫非壽,椿松龜鶴不足當。
    三公九卿百執事,一時幸會俱遐昌。

    551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 隋代·佚名

    [黃鐘為角]有出相藏,伏見靡常。
    相我國家,鑒觀四方。
    視罔不正,終然允藏龍臥虎。
    神其來格,明德聲香。

    552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 隋代·佚名

    [黃鐘為角]有出相藏,伏見靡常。
    相我國家,鑒觀四方。
    視罔不正,終然允藏龍臥虎。
    神其來格,明德聲香。

    553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黃鐘為角]火星之躔,有燁其光。
    表于辰位,伏于成方。
    時和幾稔,仁法用藏。
    告爾萬民,出納有常。

    554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黃鐘為角]火星之躔,有燁其光。
    表于辰位,伏于成方。
    時和幾稔,仁法用藏。
    告爾萬民,出納有常。

    * 關于伏方的詩詞 描寫伏方的詩詞 帶有伏方的詩詞 包含伏方的古詩詞(5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