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伏不是的詩詞(407首)

    341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342 《詠后山鎮水月奇觀閣》 宋·吳勢卿

    厭逐京華輦路塵,歸來杰閣敞虛明。
    斜陽兩岸暮山紫,明月一天秋水橫。
    芳草盡頭黃犢樂,蘆花深處白鷗聲。
    是中不伏詩模寫,一片丹青可得成。

    343 《九侯山神詩》 宋·蔡如松

    誰言少康真禹子,子孫九人流到此。
    誰言鬼侯遭紂虐,冤魄至今靈故壘。
    誕哉二說太荒唐,未識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問遺址。

    344 《師題子巖》 宋·何麒

    旦為陽華游,軒豁諧素志。
    那知此嵌巖,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狀,蹲伏呀可畏。
    雖無嚬呻威,尚使百獸避。

    345 《秀川館聯句》 宋·黃介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346 《艮山閣》 宋·家之巽

    樂山仁者寂不動,面壁老胡機械深。
    艮背行庭無別義,佛心即是伏羲心。

    347 《錢倅生日》 宋·林宗放

    煌煌我宋開鰲極,坐攬輿圖朝列避。
    玉帛爭先萬國趨,吳越歸心天下一。
    圣神論報天與同,富貴不獨昌其躬。
    建隆以來二百載,是家與國方延洪。

    348 《偈頌十八首》 宋·釋師體

    道妙休云所得遲,不離聞見分明極。
    檻外一聲婆餅焦,黃頭碧眼斷消息。
    斷消息,最條直,是虎何須更插翼。
    蒼龍平地起伏瀾,萬仞峰頭轟霹靂。

    349 《山居詩》 宋·釋延壽

    松蘿閑鎖一身孤,履道安禪是密謨。
    借問野云誰斷續,思量春草自榮枯。
    多見異獸心堪伏,來慣幽禽不用呼。
    萬物盡從成熟得,莫教容易喪工夫。

    350 《秀川館聯句》 宋·許子紹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351 《和王丞絕勝亭》 宋·員興宗

    時序一轉轂,乾坤雙旅亭。
    此日即昨日,春過秋崢嶸。
    如何萬象間,寓我七尺形。
    忽憶縣以西,遠覽目屢經。

    352 《送金上人古上人制滿同還南翔》 明·南洲法師

    涼入西霞木落初,送人長是嘆離居。
    江山故壘三更夢,風雨寒燈一卷書。
    變化不同雞伏鵠,聰明已辯魯為魚。
    還山為問南翔鶴,秋影何時下碧虛?

    353 《贈馮慕岡二首(馮時在詔獄)》 明·王士騏

    伏枕高齋有所思,諸賢莫訝拜恩遲。
    圣躬不豫倉皇日,正是累臣請代時。

    354 《和黃冕仲寄題延平泠風閣》 宋·秦觀

    泠風三伏是清秋,雖有炎蒸不汝留。
    滿地溪山歸藻井,有時絲管下滄洲。
    快哉便得逍遙趣,偶爾還成汗漫游。
    誰為發揮無妙手,賦凌楚玉有家丘。

    355 《贛士曾興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圖來求詩》 宋·陸游

    高人心虛萬物宗,家世常以仕易農。
    買山本愛坡上竹,手種已偃巖前松。
    瀑泉三伏凜冰雪,谷聲火里酣笙鏞。
    了知自是一丘壑,不與金精為附庸。

    356 《翦牡丹感懷》 宋·陸游

    雨聲點滴漏聲殘,短褐猶如二月寒。
    閉戶自憐今伏老,聯鞍誰記舊追歡?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欄翦牡丹。
    不為掛冠方寂寞,宦游強半是祠官。

    357 《偃松》 宋·陸游

    巨松偃青蓋,閱世巋獨存。
    頗疑古仙翁,藏丹在其根。
    或是結靈藥,百尺有伏黿。
    終隨風雨化,不死何足言!

    358 《中元日午》 宋·楊萬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359 《贈蕭巽齋》 宋·文天祥

    未有大撓書,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術。
    八卦與五行,皆自河圖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萬事畢。

    360 《生日謝朱約山和來韻》 宋·文天祥

    元豐五年正月日,洛中耆英佳話出。
    當時韓公七十九,歡噱賡酬老吟筆。
    偉然冠劍照孔鸞,鮐背鳩杖蒲輪安。
    韓公而下文寬夫,相高以壽不以官。

    * 關于伏不是的詩詞 描寫伏不是的詩詞 帶有伏不是的詩詞 包含伏不是的古詩詞(4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