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伎者的詩詞(59首)
25
《朝中措》 宋·李祁
照江梅詞,寄任蘊明。
蘊明嘗許緣檄載侍兒見過,又于漢籍伎有目成者因以為戲
郎官湖上探春回。
初見照江梅。
過盡竹溪流水,無人知道花開。
佳人何處,江南夢遠,殊未歸來。
喚取小叢教看,隔江煙雨樓臺。
2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28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29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唐·柳宗元
將為穹谷嵁巖淵池于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咸無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
30
《小石城山記》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
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
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32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39
《十一月九日夜夢與人論神仙道術因作一詩八句》 宋·蘇軾
析塵妙質本來空,(夢中于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
)更積微陽一線功。
照夜一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濛濛。
養成丹灶無煙火,點盡人間有暈銅。
寄語山神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
* 關于伎者的詩詞 描寫伎者的詩詞 帶有伎者的詩詞 包含伎者的古詩詞(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