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儀范的詩詞(68首)

    41 《滕達道挽詞二首》 宋·蘇軾

    先帝知公早,虛懷第一人。
    至今詩禮將,惟數武宣臣。
    材大雖難用,時來亦少信。
    高平風烈在,威敏典刑新。

    42 《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宋·秦觀

    丈人淮海英,抗節浮云外。
    揮毫錯星錦,抵掌參竽籟。
    青春抱修能,脫略無范蔡。
    晚營三徑資,百里聊束帶。
    扁舟歲欲徂,古剎夜仍艾。
    去去整羽儀,行與高風會。

    43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皇后合五首》 宋·歐陽修

    椒涂承茂渥,嬪壺范柔儀。
    更以親蠶繭,紉為續命絲。

    44 《導引·膺乾撫運》 宋·無名氏

    膺乾撫運,垂慶洽重熙。
    元圣嗣鴻基。
    發揮寶緒靈仙降,感吉夢先期。
    良金璀璨范真儀。
    精意答蕃厘。
    閟宮神館崇嚴配,萬祀播葳蕤。

    45 《導引·仙宗靈祖》 宋·無名氏

    仙宗靈祖,儀氣降中宸。
    孚宥慶維新。
    國工熔范成金像,儀炳動威神。
    玉虛圣境絕纖塵。
    歡忭洽群倫。
    導迎云駕歸琳館,恭肅奉高真。

    46 《導引·乘云英圣》 宋·無名氏

    乘云英圣,千載仰皇靈。
    垂法藹朝經。
    禹金熔范肖儀刑。
    日角煥珠庭。
    琳宮翠殿鳳文屏。
    迎奉慶安寧。
    孝思瞻謁薦惟馨。
    誠愨貫青冥。

    47 《導引·中興揖遜》 宋·無名氏

    中興揖遜,功德仰兼隆。
    仁澤被華戎。
    鼎湖俄痛遺弓墮,日日想威容。
    柔儀懿范與堯同。
    飚馭儼相從。
    靈宮真館偕來燕,垂裕永無窮。

    48 《進經筵講禮記徹章詩》 宋·劉克莊

    惟王建邦國,以禮定乾坤。
    大分嚴堂陛,彌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遜,亟拜不為煩。
    臣豈容私量,人誰越短垣。

    49 《戰國吟》 宋·邵雍

    七國之時尚戰爭,威強智詐一齊行。
    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朝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謝相何心情,蔡澤入秦何依憑。

    50 《范儀下第東歸》 宋·楊億

    君住武夷鄉,思歸便促裝。
    溪鱗絲縷細,園茗露牙香。
    雷火悲三上,金錢困一囊。
    長纓塵土滿,會待濯淪浪。

    51 《送范漕子儀》 宋·朱翌

    乃公乃祖帝王師,勛在周家日月旗。
    德盛固宜長有后,材高如此用何遲。
    五更雨腳方收絕,六月云峰正出奇。
    好去加鞭度梅嶺,及時功業繼前規。

    52 《奉和御製奉安圣像禮成》 宋·夏竦

    琳宮胥宇象清都,金閣叢楹閟寶符。
    昭假仙游彰胄緒,范镕真像極規模。
    精衷欽翼明威顯,近輔恭迎茂典敷。
    美應薦臻書不絕,靈期先定日無渝。

    53 《通判國博中齋詩》 宋·強至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后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54 《次韻蘇和父自郫見寄》 宋·魏了翁

    敬共事明德,懔如盤水持。
    豈惟將弗勝,抑恐濁且茲。
    結發齒名官,幾被末俗移。
    學睎遷商博,文慕莊騷為。

    55 《閣學袁侍郎以朝鯉豢龍兩圖見寄索和·豢龍》 宋·魏了翁

    乾坤包萬有,納納百囊罟。
    人位乎兩間,利與害為御。
    一氣貫四時,五風偕十雨。
    神龍以為畜,擾御不予侮。

    56 《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宋·陳著

    彼美蘭儀盎粹溫,誰知肅肅范閨門。
    生榮夢視金花誥,死瞑培成玉樹根。
    中一袝嚴家稱禮,終三年制子權恩。
    我來欲送銘旌路,客病棲棲悵莫奔。

    57 《寄友》 宋·劉黻

    瘴云未免鐘儀摯,夜雨應憐范叔寒。
    尚有慈闈年九十,空揮客淚落江干。

    58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59 《挽主簿吳寧侯三首》 宋·陳棣

    憶昔荊湖日,童心懵未開。
    七年勤仰止,一字有從來。
    模范瞻如在,音儀挽不回。
    依歸今已矣,些語寫余哀。

    60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 關于儀范的詩詞 描寫儀范的詩詞 帶有儀范的詩詞 包含儀范的古詩詞(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