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代跡的詩詞(280首)

    61 《經殺子谷》 唐·陶翰

    扶蘇秦帝子,舉代稱其賢。
    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
    束身就一劍,壯志皆棄捐。
    塞下有遺跡,千齡人共傳。
    疏蕪盡荒草,寂歷空寒煙。
    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

    62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尚在 一作:字在)

    唐詩三百首吊古傷今

    63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64 《留別金陵諸公》 唐·李白

    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爭。
    鐘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秋天寫景抒情孤寂愁苦

    65 《遇風雨作(一作權德輿詩)》 唐·皇甫曾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馭,振轡轉林麓。
    陰云擁巖端,沾雨當山腹。

    66 《遇風雨作(一作權德輿詩)》 唐·皇甫曾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馭,振轡轉林麓。
    陰云擁巖端,沾雨當山腹。

    67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唐·高適

    圣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
    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鰲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68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適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閑。
    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
    親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黃河抒懷感慨憂國憂民

    69 《古大梁行》 唐·高適

    古城莽蒼饒荊榛,驅馬荒城愁殺人,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憶昨雄都舊朝市,軒車照耀歌鐘起,軍容帶甲三十萬,國步連營一千里。

    詠史懷古

    70 《贈別劉長卿時赴河南嚴中丞幕府》 唐·嚴維

    早見登郎署,同時跡下僚。
    幾年江路永,今去國門遙。
    文變騷人體,官移漢帝朝。
    望山吟度日,接枕話通宵。
    萬里趨公府,孤帆恨信潮。
    匡時知已老,圣代恥逃堯。

    71 《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官)》 唐·崔峒

    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
    九遷從命薄,四十幸人聞。
    跡愧趨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滄海,昨日謁明君。

    72 《經湛長史草堂》 唐·呂渭

    巖居舊風景,人世今成昔。
    木落古山空,猿啼秋月白。
    誰同西府僚,幾謝南平客。
    摧殘松桂老,蕭散煙云夕。
    跡留異代遠,境入空門寂。
    惟有草堂僧,陳詩在石壁。

    73 《爛柯山四首·石室二禪師》 唐·劉迥

    繩床宴坐久,石窟絕行跡。
    能在人代中,遂將人代隔。
    白云風飏飛,非欲待歸客。

    74 《游爛柯山四首》 唐·李幼卿

    拂霧理孤策,薄霄眺層岑。
    迥升煙霧外,豁見天地心。
    物象不可及,遲回空詠吟。
    巨石何崔嵬,橫橋架山頂。

    75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陸路至黃檗館路上遇風雨作》 唐·權德輿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御,振轡轉林麓。
    陰云擁巖端,澍雨當山腹。

    76 《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兼呈二起居諫院諸院長》 唐·楊巨源

    寵位資寂用,回頭憐二疏。
    超遙比鶴性,皎潔同僧居。
    華組澹無累,單床歡有馀。
    題詩天風灑,屬思紅霞舒。

    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景

    77 《雜詩四首》 唐·韓愈

    朝蠅不須驅,暮蚊不可拍。
    蠅蚊滿八區,可盡與相格。
    得時能幾時,與汝恣啖咋。
    涼風九月到,掃不見蹤跡。

    78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唐·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為吏役牽,十祀空悁勞。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
    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79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80 《去杭州(送王師范)》 唐·元稹

    房杜王魏之子孫,雖及百代為清門。
    駿骨鳳毛真可貴,岡頭澤底促足論。
    去年江上識君面,愛君風貌情已敦。

    * 關于代跡的詩詞 描寫代跡的詩詞 帶有代跡的詩詞 包含代跡的古詩詞(2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