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代表的詩詞(147首)

    121 《送趙令公西京留守》 宋·王禹偁

    勛業與誰同,蕭何第一功。
    兩朝行直道,萬國變淳風。
    微恙妨三接,辭榮動四聰。
    白麻宣上閣,清洛守離宮。

    122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123 《平山》 宋·洪咨夔

    放腳氛埃表,搔頭廣莫間。
    淮分三代水,江護六朝山。
    落日蒼煙起,秋風白鳥還。
    歐韓呼不起,髀滿鬢毛斑。

    124 《書皇極經世后》 宋·邵雍

    樸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歲月易遷革,書傳難考詳。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五伯仗形勝,七國爭強梁。

    125 《梁北郊登歌》 南北朝·沈約

    至哉坤元。
    實惟厚載。
    躬茲奠饗。
    誠交顯晦。
    或升或降。
    搖珠動佩。
    德表成物。
    慶流皇代。
    純蝦不諐。
    祺福是賚。

    126 《孔節婦》 元·楊維楨

    有美丈夫子,玉質長髯須。
    自言五十五代強有力子之孫儒,其母曰陶大家。
    大家生兒六月余,丈夫子,即稱孤。
    零丁未保麒麟雛,大家一節誓不渝。

    127 《次韻張丞》 宋·陳造

    政平民安之,不在書上考。
    君看道傍樗,蒼云蔭合抱。
    明時話英躔,佳氣指蓬島。
    孰知嵌巖幽,乃韞希代寶。

    128 《再次韻謝王仲衡尚書薦章》 宋·陳造

    襧生布衣兒,始未客黃祖。
    一鶚輕百鷙,名已騰薦語。
    跌宕噤不施,眾笑此何取。
    一賦出緒余,已可光近古。

    129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卯金穿窬雄,典午盜有道。
    當時附炎人,忍恥稱國老。
    延之終代北,范粲車上槁。
    矯矯竹林儶,曲蘗豈真好。
    陶公諸公右,炯若橫道寶。
    不就酣湎逝,亦恐自標表。

    130 《和張亨泉宴鹿鳴》 宋·吳泳

    平生湖海獨元龍,門作丹梯倚太空。
    還我蛾眉千頃月,借渠羊角一帆風。
    文隨腳跡機難活,學到源頭理自通。
    何代不生田表圣,諸君切在敏前功。

    131 《贈蕭守》 宋·吳芾

    一代簪紳仰老成,天生賢德佐升平。
    慶傳八葉源流無,氣廩三秋表里清。
    蚤戴豸冠居憲府,旋持荷橐直承明。
    只今名德如公少,寧久淹留海上城。

    132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133 《林文節元佑日記帖贊》 宋·岳珂

    漢大中大夫東方曼倩之對孝武曰:誠得天下賢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畢公高備拾遺,蘧伯玉為太傅,博士則以顏閔,執金吾以季路,

    134 《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 宋·蘇泂

    君不見陳留阮籍字嗣宗,竹林賢者渠稱雄。
    登山臨水輒經日,竟用酣飲全其躬。
    謂渾汝不得復爾,獨善猶子曰仲容。
    以其任達似叔父,氣壓道北空多銅。

    135 《挽吳鶴林尚書三首》 宋·李曾伯

    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遺言了生死,新志盡行藏。
    昔夢崖何異,今知坡可方。
    百僚山下路,千載尚名香。

    136 《次韻李君攜示唐告》 宋·方岳

    唐家甲乙尊門族,誰有流傳直到今。
    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
    曾經竹巷醉雙玉,盡出綻綾諾百金。
    湖海半生今見子,摩挲未負老侵尋。

    137 《吾黨與佛會》 宋·陳著

    我惜蘇子瞻,氣豪天地隘。
    雄文萬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負學見道,欲漲歐陽派。
    胡為所以學,先與本論背。

    138 《題韋同年聚遠閣》 宋·王炎

    塵蒙萬家市,中有壺公天。
    翚飛倚空翠,吞納無中邊。
    江遠益淵回,山遠益清妍。
    云霞之斂散,竹樹之芊綿。

    139 《適揚州》 明·袁凱

    淮海表茲郡,東南誠要津。
    近代亦雄藩,親王蒞斯民。
    荊吳自茲入,燕趙亦來臻。
    舟車無停運,孳貨若丘墳。

    140 《高司業二首》 宋·張嵲

    旌頭落盡少微明,追復成均雅頌聲。
    詔起儒宗高一代,禮隆師范表諸生。
    拾遺柱史當螭立,潤色綸言倚馬成。
    行氫荷囊多獻納,要將文彩助升平。

    * 關于代表的詩詞 描寫代表的詩詞 帶有代表的詩詞 包含代表的古詩詞(1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