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代英的詩詞(346首)
221
《信陵亭行贈張幕史》 明·盧柟
昔聞貴公子,乃是信陵君。
劍氣連秋水,英風邁長云。
堂中愛養三千士,玉袍珠履何繽紛。
信陵一去幾千載,堂中今無一人在。
223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224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明·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225
《秋懷(四首)》 明·陸深
六代三吳業已荒,英雄遺恨水茫茫。
試量秋與愁多少,始信年隨鬢短長。
江上野鳧爭得食,山中叢桂早含霜。
長門本為黃金賦,賦就《長門》卻自傷。
¤
228
《鐵券歌》 明·湯胤勣
羅平逆鳥窺唐鹿,太宗泉下英靈哭。
錦樹將軍握槊來,妖氛一掃乾綱肅。
半邊古瓦黃金縷,翰苑文章鋪錦繡。
宰臣擎出鳳凰城,兒孫永世承天祐。
230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231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235
《開府李公挽章》 宋·秦觀
報國封章數,論交意氣真。
先朝貴公子,當代老成人。
月動融尊酒,花催鄭驛賓。
誰知古原上,馬鬣一朝新。
236
《感老》 宋·陸游
人生六十已為衰,況我頹齡及耄期。
對酒尚如年少日,愛書不減布衣時。
遠游每動辭家興,大藥方從出世師。
但向青編觀曩事,英雄何代不兒嬉?
237
《和趙稷目惠詩軸》 宋·楊萬里
今代宗英政駿賢,同居江介更同年。
別來十載長相憶,新聽千詩喜欲顛。
爽似月華秋艷艷,韻如荷葉夏田田。
吹燈把翫舒還卷,老眼惺松夜不眠。
238
《送左元規三詣太常》 宋·楊萬里
晉侯三駕楚莫爭,薛侯三箭天山平。
江西今代再丘明,親到杏壇授麟經。
筆陣獨掃萬人軍,兩魁槐花再薦名。
來年蘭省與集英,三元不數馮家京。
239
《贈盱江謝正之》 宋·楊萬里
盱江天上銀河冰,麻姑人間白玉京。
不生金珠不生玉,只生命代千人英。
前有泰伯後子固,後無來者前無古。
九州四海何同年,濃墨大字薦惠連。
240
《六歌》 宋·文天祥
有子有子風骨殊,釋氏抱送徐卿雛。
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錢絡繡襦。
蘭湯百沸香似酥,欻隨飛電飄泥涂。
汝兄十三騎鯨魚,汝今知在三歲無。
* 關于代英的詩詞 描寫代英的詩詞 帶有代英的詩詞 包含代英的古詩詞(3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