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仙馭的詩詞(324首)
221
《迎神詞》 宋·黃應龍
真人福地金庭宮,身佩含景蒼精龍。
坐朝五岳位顯宗,威儀衛從行虛空。
杳眇濁世不寺溟蒙,神符道契浮丘公。
英爽瑩澈表里融,倏忽飛馭凌剛風。
224
《送天柱馮先生》 宋·李絢
閑馳風馭恣飄飄,因失仙班幾度朝。
紫閣舊憐秦樹老,赤城新別海山遙。
飛鳧又說春經岳,叱橘曾令夜探潮。
不是桃源不歸去,故人多半在煙霄。
226
《留題碧落洞》 宋·連希元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能。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227
《采云軒》 宋·林俛
滄海揚塵已幾回,麻姑緩步此峰來。
彩云縹緲聞仙樂,綠篆淋淳銷翠苔。
仙境長留間日月,飛仙宜號小蓬萊。
鳳簫鶴馭還相待,名籍今應在玉臺。
228
《題洪崖先生像》 宋·錢選
神駕馭倒景,太虛時總轡。
玄道不可分,直悟天人際。
群從皆成仙,玩世不計年。
何當事神游,許我笑拍肩。
229
《贈宋小著》 宋·四錫
紫皇御天方視事,將擇靈官補仙吏。
金波古殿寒星簾,虹節蜺旌觀就試。
白皙仙人皆雪衣,衣冠森列蟾蜍墀。
寶盤初賜紅霞饌,斗魁挹酒空淋漓。
231
《桐柏崇道觀》 宋·太史章
神仟隱居尚深渺,徑迂不欲與世通。
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視左右環群峰。
飛泉不測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
步躋石磴旋盤折,翠蔭蒙密多長松。
232
《望春山》 宋·王應麟
群峰西南起還伏,湖上丹丘立于獨。
神仙寓跡山水間,不在幽深在清淑。
松潭水暖龍欲起,蕙帳人空鶴自宿。
飛云曉馭紫瓊車,沆瀣宵涵白銀屋。
蓬萊之名不可思,俗客須當避爾躅。
233
《白鶴山》 宋·吳世范
靈壇古蹟自來夸,四望峰巒錦簇花。
白鶴何來歸洞府,青山竟日鎖煙霞。
言尋庭下燒丹灶,爭羨天邊返斗槎。
我欲離塵換凡骨,愿隨風馭到仙家。
23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36
《送龍學和寄王元之郎中》 宋·張徽
未持雙節去朝元,玉陛猶虛待從班。
龜洛舊游天直上,雞林新句海中間。
品流有日歸陶治,隱逸無時奉宴閑。
鶴馭仙游何處所,軒皇冠劍在橋山。
237
《福圣觀》 宋·張無夢
臺山卜隱十余秋,曾伴仙翁處處游。
瀑布長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樓。
云堆華頂尋飚馭,月滿靈豀狎海鷗。
此地重歸別得路,赤城玉府透瀛洲。
238
《乘鸞峰》 宋·鄭訪
山形鸞羽族,仙子馭翱翔。
琪樹煙霞冷,蓬壺日月長。
來信鐺日瑞,鑒德應時祥。
何處得環佩,乘游人岳陽。
239
《大滌洞》 宋·鄭國輔
去縣十八里,傳名千萬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獨擎天。
驂馭歌司馬,燒丹扣葛仙。
誰云塵俗骨,亦得嗣前賢。
* 關于仙馭的詩詞 描寫仙馭的詩詞 帶有仙馭的詩詞 包含仙馭的古詩詞(3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