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仙造的詩詞(485首)

    361 《講古文聯句》 唐·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氣,龜龍負圖。
    --裴濟

    362 《九效·自修》 宋·葛立方

    歲曶曶其欲頹兮,久棲身於幽仄。
    慮修名之不立兮,聊廣遂於前畫。
    搴玉英以自修兮,結榮茝以佩之。
    服芰制而荷衣兮,又飾之以江蘺。

    363 《將放榜用錢韻》 宋·黃公度

    銀袍健筆落云煙,入眼高文墨尚鮮。
    隱隱蠶聲桑葉下,看看鵠立棘圖前。
    空階夜響催詩雨,平地雷轟造榜天。
    試問西湖好風景,何如華屋艷神仙。

    364 《送黃仲甄赴廷試》 宋·李呂

    我昔嘗為東南行,煩君載酒送城閾。
    酒闌上馬意惻愴,似嘆飛沉異鱗翮。
    我言君豈噲等伍,霜蹄偶蹶未為失。
    整銜易轡便千里,寧比駑駘才寸尺。

    365 《次張昌化合溪新亭韻》 宋·劉過

    不礙溪流水不平,主人平處王鷗盟。
    兩峰呈秀出天造,雙澗同流到地清。
    尚憶經過曾對酒,欲來登覽恨無名。
    仙凡咫尺紅塵隔,草草題詩亦浪評。

    366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367 《紅酒歌呈京西漕劉郎中立義》 宋·劉過

    桃花為曲杏為蘗,酒醞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峴山之北古襄陽,春風爛漫草花香。
    乘軺誰為部使者,金閨通籍尚書郎。

    368 《聽詹溫之彈琴歌》 宋·劉子翚

    鳴琴藝精非小道,可惜溫之今已老。
    玲瑯一鼓萬象春,鐵面霜髯不枯槁。
    自言寡和音,求我為作歌。
    號宮韻角可聽不可狀,錦腸繡舌空吟哦。

    369 《送張仲甫赴酒杯參議》 宋·王之道

    我生坐疏拙,逢人輒傾倒。
    語言無淺深,出口被伊惱。
    為孽匪天作,受攻本誰造。
    懲非每嚼舌,事已復自蹈。

    370 《李丞相生朝》 宋·張元干

    柱史生周室,仙源譜系崇。
    儲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
    間氣憑家世,宗臣挺祖風。
    夢求終作楫,獵卜果非熊。

    371 《遠游篇》 明·劉基

    三山六鰲背,翠水扶桑東。
    雞鳴上海日,海面玻璃紅。
    仙人騎鸞鳳,呼我游云中。
    云中有金闕,謂是天帝宮。

    372 《秋夜聽冷協律彈琴分韻得夜字》 明·劉基

    秋清眾籟寂,華月耿遙夜。
    玉琴奏瑤席,逸響發高榭。
    微微風入林,稍稍泉出罅。
    閃閃黃鳥春,嘒嘒玄蟬夏。

    373 《題五柳先生詩編年后二首》 宋·陳造

    邸報議麟經,卜書目羲易。
    曲學暫雺噎,日月豈終蝕。
    陶翁詩百篇,優造雅頌哉。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測。

    374 《強同年次子挽詩二首》 宋·陳造

    識子初衿佩,暫然自夙成。
    風猷乃公似,文字老夫驚。
    遽隕連城器,難推造物情。
    新宮漫仙伯,政復待君銘。

    375 《次韻丁判院》 宋·陳造

    丁侯袖詩來,容年媧皇弦。
    咀嚼冰齒頰,如漱錫谷泉。
    露花有余姿,風漪自成紋。
    中含班傅香,夐絕郊島寒。

    376 《歸自淮南雪行呈張鹽袁憲》 宋·陳造

    歲星逼歲回躔吳,吳兒不用憂旱枯。
    社鬼雨師當率職,雪龍已復隨指呼。
    百年眷屬無寧居,崩騰膠葛周太虛。
    翻云挾雨動十日,灑潤及物無遺馀。

    377 《壽范翁》 宋·吳泳

    辛夷如雪芳事闌,飛絮卷地春風酣。
    連陂和云割青麥,隔塢趁日繰紅蠶。
    今年夏氣清較早,雨后西山翠如掃。
    女兒負笈男帶鋤,夸說皇華使家好。

    378 《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宋·吳泳

    君不見堯時伯禹作司空,應龍尾畫江道通。
    又不見秦時李冰作太守,犀牛厭勝水晶走。
    蜀江開鑿四萬八千載,二后英靈儼如在。
    雖然陵谷有變遷,不響東流不曾改。

    379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380 《憶桃源》 宋·張繼先

    詞以答之
    長生之話口相傳。
    求丹金液全。
    混成一物作神仙。
    丁寧說與賢。

    休咽氣,莫胡言。
    豈知造化玄。
    用鉛投汞汞投鉛。
    分明顛倒顛。

    * 關于仙造的詩詞 描寫仙造的詩詞 帶有仙造的詩詞 包含仙造的古詩詞(4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