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仙杖的詩詞(525首)

    201 《萬年歡(壽喬丞相)》 宋·厲寺正

    恭審特進樞使大丞相國公先生神鐘維岳,帝賚肖巖。
    方蓂開第一葉之初,正椿衍八千歲之始,眷隆神極,福被海隅。
    某夙荷陶镕,倍增喜抃。
    效動一樂闋,寄調萬年歡。

    202 《賀新郎》 宋·黃升

    席作此
    風送行春步。
    漸行行、山回路轉,入云深處。
    問訊花梢春幾許,半在詩人杖屐。

    宋詞三百首豪放長江詠史懷古抒懷懷才不遇人生

    203 《賀新郎》 宋·黃升

    席作此
    風送行春步。
    漸行行、山回路轉,入云深處。
    問訊花梢春幾許,半在詩人杖屐。

    204 《賀新郎(壽中書舍人)》 宋·鄭元秀

    突屼金仙屋。
    素秋沈、長空霽雨,萬山如浴。
    驚破元戎呼小隊,來看飛泉噴玉。
    正晚谷,清鏡圓熟。

    205 《沁園春(為叔父云溪主人壽)》 宋·張紹文

    數遍時賢,誰似云溪,未老得閑。
    自抽身州縣,歸體舊隱,灰心名利,跳出塵寰。
    卸卻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陰竹徑間。
    身輕健,任高眼晏起,渴飲饑餐。

    詠物愛國思鄉

    206 《醉蓬萊(會稽蓬萊閣懷古)》 宋·奚岊

    又扁舟東下,水樹青圓,雨榴紅薄。
    燕子愁多,在重重簾幕。
    杖屟山陰,而今休更問,月尖眉約。
    雙杏盟寒,七香珠墮,歌塵飄泊。

    207 《沁園春(自壽)》 宋·熊禾

    自笑生身,歷事以來,垂六十年。
    仿浮沈閭里,半非識面,交游朋友,各已華顛。
    富貴不來,少年已去,空風悠悠歲月遷。
    雖然是,壯心一點,猶自依然。

    208 《沁園春(自壽)》 宋·竹林亭長

    自笑生身,歷事以來,垂六十年。
    今浮湛閭里,半非識面,交游朋友,各色華顛。
    富貴不來,少年已去,空見悠悠歲月遷。
    雖然是,只壯心一點,猶自依然。

    送別勸勉

    209 《有美堂暴雨》 宋·蘇軾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寫雨贊美

    210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211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212 《峽江寺飛泉亭記》 清·袁枚

    余年來觀瀑屢矣,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
    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地名寫景哲理

    213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214 《望岳三首》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山抒懷壯志失意組詩

    215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21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1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18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219 《文殊臺》 明·袁宏道

    芙蓉萬尺花如鐵,秋窗盡灑紅霞屑。
    螺頂仙人騎杖來,天衣曉帶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繡鍔斑裬生增砥。
    一萍吹作潯陽城,半匕疏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萬重,綠瞳失啟金泥封。

    220 《竹》 宋·丁謂

    自保猗猗綠,誰憐冉冉根。
    紫花含鳳實,繡籜抱龍孫。
    掃月仙壇靜,搖風雪霧昏。
    彤竿思化杖,紺棄想開樽。

    * 關于仙杖的詩詞 描寫仙杖的詩詞 帶有仙杖的詩詞 包含仙杖的古詩詞(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