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倉倉的詩詞(295首)

    181 《陪任漕胡倉登滕王閣秋屏列岫》 宋·吳芾

    滕閣秋屏已快哉,更登列岫少徘徊。
    溶溶一水檐前去,隱隱千帆坐上來。
    每恨長年成契闊,頗欣今日得追陪。
    能并四樂由來少,且對江山舉一杯。

    182 《隆興改元初余為永嘉監倉時登忠義堂睹顏魯公》 宋·李洪

    明皇不識顏平原,我觀舊史心慨然。
    天寶末年事大昏,邊將騁兵相盜權。
    忽聞漁陽鼓鼙震,二十四郡城無堅。
    霓裳驚破西行蜀,妃子倉皇死馬前。

    183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不見適齋老,于今三四秋。
    弟兄登宦路,親黨駐行舟。
    老病無詩思,衰懷重別愁。
    外家門戶盛,勉力紹箕裘。

    184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外氏蒙恩厚,文昌獨我知。
    居慙酷似舅,喜有寧馨兒。
    遇事行方便,褆身謹護持。
    公余定多暇,黃卷有余師。

    185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蚤歲過秋浦,貪程不入關。
    君今參儉幕,時得上齊山。
    膚使資關決,賢侯伴宴閒。
    好音頻寄我,賴此一開顏。

    186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之子游何許,平州更玉州。
    山川稱勝絕,幕府信風流。
    翠巘寒逾秀,金蓮夜不收。
    天涯念鄉國,少上仲宣樓。

    187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見說荊門地,如門蔽楚荊。
    舊時為內郡,今日號邊城。
    但守平平策,毋求赫赫名。
    勉哉關決際,從此振家聲。

    188 《送內弟汪莊仲赴浙西倉幕》 宋·樓鑰

    家食八經秋,茲焉嘉宦游。
    往依王仲賓,況事薛居州。
    寄信憑鴻羽,題詩記虎丘。
    云飛親舍近,時望海東頭。

    189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190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一節三湘兩載留,高懷寧羨子公謀。
    由來奇士為時用,未信林泉得久游。

    191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江海無忘魏闕思,不妨身佩國安危。
    太平基業須賢輔,政賴君王用及時。

    192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扶持根本恃綱維,嘆息論功到鼓鼙。
    蠢蠢潢池皆赤子,埋輪何必問狐貍。

    193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從來唐治數開元,百辟誰知產亂原。
    惟有曲江金鑒在,從昆能不效忠言。

    194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稔見銀河派里人,眼高余子似紛紛。
    君今綽有前風烈,愿振家聲稔舊聞。

    195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見說龍門不可攀,自驚容易得承顏。
    從今洗眼湘江上,看取功成鬢未斑。

    196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灼灼聲華簡帝聰,得君元不藉先容。
    趣裝已就朝天路,行有新除下九重。

    197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湘俗湘人自戚休,親民誰復念承流。
    公歸若也嫌名跡,論奏何由達冕旒。

    198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宋·廖行之

    袞袞諸公競朵頤,具文天亦厭謾欺。
    嗇夫不拜非難事,會有公車訪釋之。

    199 《壽湖南管倉五首》 宋·廖行之

    齊卿善高奚,為治孰過之。
    到今民受賜,微管嗟吾其。
    宜哉世祀昌,有此廊廟姿。
    功名方鼎來,端亞蕭與伊。

    200 《壽湖南管倉五首》 宋·廖行之

    敬仲始鹽筴,豐財此權輿。
    端能佐經費,農末深相須。
    惟皇敘八政,國裕民無癯。
    誰其制低昂,江左今夷吾。

    * 關于倉倉的詩詞 描寫倉倉的詩詞 帶有倉倉的詩詞 包含倉倉的古詩詞(2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