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從跡的詩詞(989首)

    241 《紀夢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唐·陸龜蒙

    昔臥嵩高云,云窗正寒夕。
    披裘忽生夢,似到空王宅。
    峨天一峰立,欄楯橫半壁。
    級倚綠巔差,關臨赤霄辟。

    242 《和襲美新秋即事次韻三首》 唐·陸龜蒙

    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塵中更有誰知。
    愁尋冷落驚雙鬢,病得清涼減四支。
    懷舊藥溪終獨往,宿枯杉寺已頻期。

    243 《句》 唐·司空圖

    忍事敵災星。
    (以下《困學紀聞》)
    物望傾心久,兇渠破膽頻。
    (《詠房太尉》。

    244 《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 唐·顧云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
    直言弟子韓干馬,畫馬無骨但有肉。
    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

    清明節寫人踏青

    245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 唐·曹唐

    海風葉葉駕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
    錦誥凄涼遺去恨,玉簫哀絕醉離情。
    五湖夜月幡幢濕,雙闕清風劍珮輕。

    246 《雪中寄李知誨判官》 唐·方干

    聚散聯翩急復遲,解將華發兩相欺。
    雖云竹重先藏路,卻訝巢傾不損枝。
    入戶便從風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時。
    此時門巷無行跡,塵滿尊罍誰得知。

    詠物柳樹抒情

    247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248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249 《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第五首一作偶懷)》 唐·羅隱

    子儀不起渾瑊亡,西幸誰人從武皇。
    四海為家雖未遠,九州多事竟難防。
    已聞旰食思真將,會待畋游致假王。

    250 《寄京闕陸郎中昆仲》 唐·羅隱

    柏臺蘭署四周旋,賓榻何妨雁影連。
    才見玳簪欹細柳,便知油幕勝紅蓮。
    家從入洛聲名大,跡為依劉事分偏。
    爭奈亂罹人漸少,麥城新賦許誰傳。

    251 《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后首一作漢東秋思)》 唐·羅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馀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252 《大梁見喬詡》 唐·羅隱

    湘水春浮岸,淮燈夜滿橋。
    六年悲梗斷,兩地各萍漂。
    刀筆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跡卑甘汩沒,名散稱逍遙。

    253 《岐王宅》 唐·羅隱

    朱邸平臺隔禁闈,貴游陳跡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細長楊從獵歸。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承平舊物惟君盡,猶寫雕鞍伴六飛。

    254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255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 唐·韓偓

    山頭水從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來。
    一溪紅點我獨惜,幾樹蜜房誰見開。
    應有妖魂隨暮雨,豈無香跡在蒼苔。
    凝眸不覺斜陽盡,忘逐樵人躡石回。

    256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 唐·韓偓

    山頭水從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來。
    一溪紅點我獨惜,幾樹蜜房誰見開。
    應有妖魂隨暮雨,豈無香跡在蒼苔。
    凝眸不覺斜陽盡,忘逐樵人躡石回。

    唐詩三百首月亮中秋節思鄉思念

    257 《槎》 唐·吳融

    浪痕龍跡老欹危,流落何時別故枝。
    歲月空教苔蘚積,芳菲長倩薜蘿知。
    有文在朽人難識,無蠹藏心鳥莫窺。
    家近滄浪從泛去,碧天消息不參差。

    258 《塞上》 唐·戴司顏

    空跡晝蒼茫,沙腥古戰場。
    逢春多霰雪,生計在牛羊。
    冷角吹鄉淚,干榆落夢床。
    從來山水客,誰謂到漁陽。

    259 《辭九江李郎中入關》 唐·杜荀鶴

    帝里無相識,何門跡可親。
    愿開言重口,薦與分深人。
    卷許新詩出,家憐舊業貧。
    今從九江去,應免更迷津。

    唐詩三百首送別感傷

    260 《辭九江李郎中入關》 唐·杜荀鶴

    帝里無相識,何門跡可親。
    愿開言重口,薦與分深人。
    卷許新詩出,家憐舊業貧。
    今從九江去,應免更迷津。

    * 關于從跡的詩詞 描寫從跡的詩詞 帶有從跡的詩詞 包含從跡的古詩詞(9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