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從賢的詩詞(1509首)

    981 《三不歸行》 宋·蘇轍

    客心搖搖若懸旌,三度欲歸歸不成。
    方春欲歸我自懶,秋冬欲歸事自變。
    問我欲歸定何時,天公默定人不知。
    孔公晚歲將入楚,盤桓陳蔡行且住。

    982 《送琳長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983 《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 宋·魏野

    河東控塞詔通儒,二十馀州系慘舒。
    位列九天應自致,權除兩地更誰如。
    薦賢表想殷勤發,詠物詩應取次書。
    不為龍鐘頭半白,好拋泉石從軒車。

    984 《和酬李殿院見訪之什》 宋·魏野

    清嫌水有不清泠,閑擁朱輪扣掩扃。
    樂廣喜披溪上霧,戴逵慚認月邊星。
    高情稱就云為幕,雅詠宜鐫石作屏。
    竹里小亭從此后,因君堪號降賢亭。

    985 《寄贈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劉大著陜路運使》 宋·魏野

    四賢同在兩川時,不獨民間斗察微。
    蜀魄血流啼亦少,巴猿腸斷叫應稀。
    文君酒旨停紅旆,神女云從慝繡衣。
    雪盡沉冤題盡景,齊看詔向十州歸。

    986 《贈潘閬》 宋·魏野

    昔賢放志多狂怪,若比今來總未如。
    從此華山圖籍上,又添潘閬倒騎驢。

    987 《上杜相三首》 宋·曾鞏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謀鎮廟堂。
    萬里聲名開學校,四方根本勸農桑。
    從容賢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貫雪霜。
    謙讓黑轅歸太早,空令終古愛余芳。

    988 《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 宋·曾鞏

    綠發朱顏兩少年,出倫清譽每相無。
    壁中字為時人圪,圯上書從老父傳。
    泮水笑談邀法飲,高齋閑燕屬佳篇。
    衰翁厚幸懷雙璧,更起狂心慕薦賢。

    989 《南源莊》 宋·曾鞏

    床上不廢看青山,門前便踏南澗路。
    繞墻頓失車馬喧,岸幘日得滄洲趣。
    嘗嗟秋蓬轉,未有茅屋據。
    對此耳目新,始覺精爽聚。

    990 《送人移知賀州》 宋·曾鞏

    溪石膠船秋瀨微,南山巉空勢峨巍。
    風露氣嚴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飛。
    君子往守東南圻,旟旟彩錯如翔翚。
    象茜照地榮笏衣,先后隸從何頎頎。

    991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992 《試院感懷》 宋·張舜民

    朱戶當晝扃,霜簾達夜懸。
    沈沈造廣庭,皞皞接眾賢。
    疏莛叩洪鐘,短綆汲深淵。
    始知學不迨,內顧多歉然。

    993 《贈奉議沈遼》 宋·張舜民

    鳧脛天生短,鶴脛本來長。
    一朝有客欲斷續,二物無地逃悲傷。
    吾徒曾匪鳧鶴匹,又取圣賢為學術。
    解將軒冕等浮云,寧免儻來并執一。

    994 《邠守李中散取鄉人謝事者三人繪像邠學號三友》 宋·張舜民

    出仕歸來義兩全,真從髫齓至華顛。
    儒冠繪像為三友,龜佩相輝是四賢。
    莫與后生論損益,且於見世作神仙。
    東都九老夸榮貴,未比南豳德行先。

    995 《送吳都曹還蕪湖》 宋·張舜民

    柳嶺相從歲屢遷,南湖同泛又經年。
    齋前怪石曾為枕,門外長楊憶系船。
    白酒一壺賢圣樂,古書千卷弟兄傳。
    九衢塵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996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余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997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998 《喜子邲登第》 宋·葛立方

    吾家五世十三人,況擷舟枝撼月輪。
    慶歷賢科開后裔,隆興儒業繼前塵。
    泥金帖報家庭喜,燒尾筵張帝里春。
    從此傳蔗應未艾,桂香應已襲天倫。

    999 《所居二室號書癡禪悅各成一詩·禪悅》 宋·葛立方

    多生業果種情田,鷲嶺宗風好著鞭。
    要使野狐驚鐵杖,莫令黃葉認金錢。
    傳衣雖落慧能后,成佛應居靈運前。
    趺坐蒲團成冷淡,比從人役竟誰賢。

    1000 《遺直堂六首》 宋·韓元吉

    鄭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遺。
    他年從事賢,手板空倒持。

    * 關于從賢的詩詞 描寫從賢的詩詞 帶有從賢的詩詞 包含從賢的古詩詞(15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