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從信的詩詞(1408首)

    541 《沁園春(慶舍第生子)》 宋·程節齊

    自古人言,慶在子孫,端有由來。
    看長庚孕李,昴星佐漢,福從人召,瑞自天開。
    曾憶當年,用翁熊夢,豈在區區春祀D63C。
    只憑個、仁心積累,厚德栽培。

    542 《最高樓(壽七十)》 宋·徐架閣

    年高德劭,休嘆老而傳。
    縱白發,尚紅顏。
    楚丘且謂吾始壯,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榮,安富貴,壽綿延。

    543 《減字木蘭花》 宋·蘇小小

    別離情緒。
    萬里關山如底數。
    遣妾傷悲。
    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從君去。
    數盡殘冬春又暮。
    音信全乖。
    等到花開不見來。

    抒情

    544 《減字木蘭花》 宋·李秀蘭

    自從君去。
    曉夜縈牽腸斷處。
    綠遍香階。
    過夏經秋雁又來。
    想伊那里。
    應也情懷愁不止。
    渺渺書沈。
    直至如今沒信音。

    545 《喜遷鶯(丞相生日)》 宋·康與之

    臘殘春早。
    正簾幕護寒,樓臺清曉。
    寶運當千,佳辰余五,嵩岳誕生元老。
    帝遣阜安宗社,人仰雍容廊廟。

    546 《燭影搖紅(元宵)》 宋·程必

    青旆搖風,朱簾漏月黃昏早。
    蓬山萬疊忽蜚來,上有千燈照。
    和氣祥煙繚繞。
    映瓊樓、五云縹緲。

    547 《喜遷鶯(壽薛樞密)》 宋·程必

    去年玉燕,記曾期今歲,瑤光入度。
    今日都人,從頭屈指,盡是黑頭公輔。
    爭道一朝語合,誰信千齡際遇。
    更積雨。

    548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詠物寫花品格

    549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林則徐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

    愛國勵志

    550 《金縷曲·贈梁汾》 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豪放友情

    551 《南鄉子·己巳三月自郡城歸鄉過區菶吾西園話舊》 清·陳洵

    不用問田園,十載歸來故舊歡。
    一笑從知春有意,籬邊,三兩余花向我妍。
    哀樂信無端,但覺吾心此處安。
    誰分去來鄉國事,凄然,曾是承平兩少年。

    婉約歸鄉抒情

    552 《論語十則》 先秦·佚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初中文言文對話學習哲理

    553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554 《曹劌論戰》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
    曹劌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對話贊美寫人

    555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556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55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58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559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560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 關于從信的詩詞 描寫從信的詩詞 帶有從信的詩詞 包含從信的古詩詞(14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