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仇敵的詩詞(48首)
1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2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3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20
《送僧之石梁》 宋·釋重顯
萬卉流芳,不知春力。
巖畔澗下,蹙紅皺碧。
乘興復誰同,孤蹤遠仇敵。
君不見五百圣者導雄機,靈峰晦育深無極。
寒山老,寒山老,隨沉跡,迢迢此去須尋覓。
花落花開獨望時,記取白云抱幽石。
* 關于仇敵的詩詞 描寫仇敵的詩詞 帶有仇敵的詩詞 包含仇敵的古詩詞(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