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已與曉寒沖,下馬頻欣束緼逢。已見南山行更鈍,到時山寺已昏鐘。
明知喜我出山來,占此僧窗共酒杯。重愧子云孤好事,絕勝安道不空回。
黃公亭上雪飛時,去歲相同此賦詩。邂逅出山還雪作,端如來赴去年期。
泉落千巖雨,松鳴萬壑風。徘徊豈人世,清絕況秋中。就浴能除垢,催行覺未窮。逢人舉舊句,已似宿生同
只今四到月巖寺,不辨一為云洞游。世事紛紛變蒼狗,暑途役役喘吳牛。細聽風合松楠響,應是雨催禾黍秋。留詠從來雜珉玉,攀騰政爾羨猿猱。
扁舟過辭君,落日系高柳。愧君惜遠別,留我飲以酒。夜深不知罷,感嘆屢執手。書題見晁謝,光怪森在牖。
至日長為客,天涯空浩嘆。貧知學道力,晚悟作詩難。故舊勞相問,功名夢已殘。書生例難蹇,未可厭寒酸。
東籬滿把菊,柯山一句詩。四時皆有節,九日獨如斯。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師。是故逢此日,愛慕仍凄悲。
如聞舊隱竹多有,想見頻年筍更添。一日借居無不可,數竿分我未傷廉。懸知影可連書屋,便恐山無到野檐。如許作謀還自笑,未應于此是真潛。
明月同千里,寒鄉又一秋。床隨檜陰側,巾與桂香浮。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諸兒皆楚語,老子自商謳。
春風逞夭邪,爛漫吹已足。維暮筍乃生,如亂更約束。吾人為之寄,詎可謾弗錄。況其耿介姿,政已不可辱。
詩情郁郁見須眉,何意君能輒識之。目擊道存真有得,傍觀袖手豈非癡。
丹鳳哀鳴領九雛,雀飛飽食下平蕪。寒窗擁褐茲晨臥,急鼓穿鞋舊日趨。客至渠能勞剝啄,賦成我豈寓烏無。說天更擬愚溪去,榮辱端知可罷呼。
了知人事近天機,蒼狗斯須變白衣。逋客幾回驚鶴怨,弋人終日慕鴻飛。由來災怪自珠玉,不以賤貧安布韋。我鬢已霜君可料,況堪七十古來稀。
竹薄方思漸補鋤,筍時可得盡驅除。此生已負管城債,計且不悛真個疏。
八珍既飽思持云,借問何如一臠嘗。筍例減常猶費說,可堪余事極更張。
珍重章泉辱寄書,應疑不復夢康廬。本無學術安時論,誤入班行拱帝居。老矣應招寧為祿,時乎歸釣亦非漁。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遲行愧二疏。
吟罷新詩卻看書,先生必自愛吾廬,天開上壽供椽筆,地出佳爾相廣居。自古莘耕懷道義,只今舜得起陶漁。直須大老歸來好,莫道高情與世疏。
丈夫為世用,釣筑辭巖溪。不用身徇道,固可卷而攜。侃侃紫陽翁,不踐桃李蹊。淳熙用不終,歸途此留題。
竇仆射,前為韋氏國父者,后作公主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