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仁性的詩詞(199首)
162
《端平乙未新元》 宋·王柏
臺歷更新德未新,讀書未濟腹中貧。
屢因快意行來錯,卻向閒中認得真。
性性不忘千圣旨,惺惺毋欠滿腔仁。
榮枯冷暖自消長,但見流行總是春。
163
《春日雜興》 宋·胡仲弓
綠陰芳草鳥啼春,與客相攜發興新。
半落杏花初過雨,微酸梅子已性仁。
繁尋詩去必遷坐,穩跨牛歸不問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發如銀。
164
《觀慈烏反哺》 宋·何夢桂
有鳥有鳥名慈烏,群兒啞啞爭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為報父母恩勞劬。
民彝天理久淪斁,聞此肝膽為昭蘇。
禽蟲微物豈知義,烏性至孝由中孚。
165
《希有鳥吟》 宋·何夢桂
穹壤紛眾羽,固有仁不仁。
鸮鳳雖異性,同為陰陽根。
惟彼希有鳥,於禽集大成。
力可振海岳,翂翐似無能。
166
《益壽美金花》 元·侯善淵
潛龍初九。
九五飛龍群無首。
大哉乾元。
物物亨純得自然。
性相以近。
道顯諸仁藏諸用。
精粹含光。
神易窮通沒定方。
170
《雜興》 宋·張镃
天一即生水,語性何潔清。
未嘗使人貪,酌之失廉稱。
夷齊素高蹈,想非常飲冰。
仁鄙成自取,處默先內明。
171
《挽妻母鄭夫人》 宋·劉黻
詩禮傳家耦吉人,雍雍完得性中仁。
鄉評莫識生前面,堂影惟悲殘后身。
孀節虎號墳柏夜,婦儀魚憶澗頭春。
九泉寂寂應無憾,雙璧分明作世珍。
172
《代壽徐意一參政》 宋·劉黻
東南仁氣氳堪輿,武夷相望鐘真儒。
考亭西山接伊洛,望庭坦蕩除榛蕪。
意一先生續正傳,剛以直養軻其徒。
端平御史凜風節,歷歷抗疏誅奸諛。
173
《哭藝堂湯先生》 宋·劉黻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觀昭曠原,學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行已熟群□□。
174
《天命》 宋·陳杰
至狂而圣至愚神,天命何私與物均。
萬水各涵全體月,千花同受十分春。
一家路透家家路,一性仁通性性仁。
秦漢以還無講學,幾多輕充不貲身。
176
《驛馬嘆》 宋·方回
鐵陳突萬人,{上西下之}駕行九軌。
圣門稱其德,成功亦云偉。
嗟爾驛騎者,售身墮泥滓。
朝才南一程,夕又北百里。
177
《再和二首》 宋·郭印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
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
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
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179
《孝感堂》 宋·李處權
孝為百行本,儒訓存六經。
未有仁而遺,禮宜權重輕。
哀嚴以事死,敬樂以事生。
豈徒天性得,乃見人道成。
180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 關于仁性的詩詞 描寫仁性的詩詞 帶有仁性的詩詞 包含仁性的古詩詞(1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