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仁聲的詩詞(559首)
301
《查公山》 宋·查元方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今來我季方,退身茲有余。
瀟灑去桎梏,放蕩狎樵漁。
疏泉離遠竇,鑿石構層廬。
303
《贈周茂叔》 宋·何平仲
及物仁心稱物情,更將和氣助春榮。
智深大易知幽賾,樂本咸池得正聲。
竹箭生來元有節,冰壺此外更無清。
幾年天下聞名久,今日逢君眼倍明。
304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305
《送虔州知州》 宋·金君卿
所蒞驅除弊一新,政成草木亦知仁。
已書治最稱循吏,好躡家聲作諍臣。
飛詔罷歸漳水日,去帆催向汴隄春。
未央賜對須南問,應記塵勞負駑人。
307
《悼王思中》 宋·卷剛中
風前不見玉壺水,追想欷歔淚欲橫。
官小僅能離令尹,家貧還祗似書生。
深沉每見仁人勇,惠愛常留長者名。
不負銘詩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聲。
308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309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310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連庠
大江西來繞重城,憂如來花匹練縈。
左山右阜若開避,曾是峴首當頭橫。
江湍沖山山不動,滔滔雪浪東南傾。
潰然巨勢壓漢境,萬楚不得專雄名。
311
《送縣尹任滿》 宋·毛直方
卓魯久滑涂,臨風重懷人。
錦溪有美錦,善制當誰稱。
器之汾陽君,燁燁馳華聲。
往來試樵邑,口碑播甌閩。
312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314
《興慶池禊宴》 宋·宋宏
名臣臨俊域,和氣□芳春。
禊飲傅佳節,時賢冠上賓。
綠波浮畫舸,芳草染朱輪。
行樂有仁政,歡聲沸水濱。
316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317
《冬晚湖上》 宋·吳燧
山色寒仍瘦,湖光晚再明。
松蒼仁者壽,梅古圣之清。
日淡草無影,風乾葉有聲。
三年湖上客,鷗鷺得無情。
319
《寄歐陽永叔謫夷陵》 宋·謝伯初
江流無險似瞿塘,滿峽猿聲斷旅腸。
萬里可堪人謫宦,經年應合鬢成霜。
長官衫色江波綠,學士文華蜀錦張。
異域化為儒雅俗,遠民爭識校仇郎。
* 關于仁聲的詩詞 描寫仁聲的詩詞 帶有仁聲的詩詞 包含仁聲的古詩詞(5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