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間意的詩詞(2254首)

    921 《奉和御賜進士詩》 宋·彭龜年

    昭回云漢揭天章,忽到人間足寵光。
    必有颺言興率作,不須擊筑嘆飛揚。
    湛恩汪濊傾多士,密意綢繆際萬方。
    何幸小臣陪俊造,一如豐草在成康。

    922 《夜索熟水甘甚》 宋·錢時

    呼童夜半一杯湯,盎盎天和入肺腸。
    咽正滑時即揮去,人間此意細思量。

    923 《歲寒緩步》 宋·錢時

    千葉梅花雪滿堤,都將春付海棠枝。
    幽禽飛上欄干立,此意人間幾個知。

    924 《山居冬日》 宋·釋文珦

    白水青山不礙禪,登高臨遠意翛然。
    老梅臥雪香逾遠,瘦柏凌霜骨更堅。
    四海交游多契闊,一生陶寫賴詩篇。
    人間萬事俱拋棄權,自此閒居又幾年。

    92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巖壑之間,草木之陽春;江湖之上,風煙之精神。
    發須野雪,眉目秋津。
    淵默入寒蟾之窟,圓明養老蚌之珍。
    步步入塵,門門出身。
    莫愁指端兮焦尾之曲,可意鉤上兮赤稍之鱗。

    926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927 《答任檢法》 宋·孫應時

    文字潮州更柳州,興來八表共神游。
    驊騮隴孤長鳴日,鷹隼霜天得意秋。
    鼎鼎百年均昨夢,紛紛一世幾名流。
    為君傾倒平生話,不作人間兒女愁。

    928 《題黃巖溪》 宋·孫應時

    得雨溪聲壯,無風云氣多。
    山花依翠竹,灘石亂寒莎。
    樵父谷中出,牧兒牛背歌。
    逢人間塵世,擾擾意如何。

    929 《挽焦適道寺丞》 宋·王洋

    亹亹談多緒,諄諄意恐傷。
    行孤違眾好,誠盡是君長。
    生死人間異,經或地上忙。
    靜中如有趣,遺譽自芬芳。

    930 《歸云壁上人游方歸》 宋·薛嵎

    亦是無心出,不如歸意閑。
    一身隨鐵錫,十載住金山。
    定石沾花雨,清廟帶病顏。
    常云迷覺路,只在片言間。

    931 《書懷》 宋·楊時

    骎骎塵土久方還,直道謀身力愈難。
    靖節每嗟嬰世網,漫郎何意出人間。
    風驚駭浪潛鱗伏,竹隱灣磯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蠟屐,伴云隨月弄潺湲

    932 《舟宿會昌十里間》 宋·曾豐

    石是窪樽樣,山如土鼓然。
    空猶余樹木,了不見人煙。
    辦治豈容緩,拊摩那得專。
    意中無限事,夜半不成眠。

    933 《清暑》 宋·張九成

    碧紗燈照素屏風,滿院涼生秋意濃。
    誰信人間五六月,清寒如在玉壺中。

    934 《和顏長官百詠·空門》 宋·朱繼芳

    結草為廬萬仞頭,人間蟻穴自王侯。
    客來借問窮通理,不意僧中有許由。

    935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辭賦精選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山水抒情

    936 《雜說四·馬說》 唐·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祇辱 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馬寓人哲理

    93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938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939 《墨池記》 宋·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

    辭賦精選狀物寫人寓理

    940 《口技》 清·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
    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眾賓團坐。
    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初中文言文敘事寫人表演藝術

    * 關于人間意的詩詞 描寫人間意的詩詞 帶有人間意的詩詞 包含人間意的古詩詞(22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