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逕的詩詞(297首)

    81 《春日即事三首》 宋·劉應時

    野草閑花無姓名,疎籬幽逕漸敷榮。
    貧居閱盡人間事,只有東風不世情。

    82 《化成巖》 宋·陸經

    交臂尋幽歲已殘,瘦藤枯石重躋攀。
    忽逢晴洞龍開室,冷瞰寒溪玉繞山。
    猿鳥窺人知舊識,藤蘿引逕入無間。
    游車自向紅塵去,日暮老僧催閉關。

    83 《社日》 宋·潘亥

    聽得東風急,吹乾小逕泥。
    雨多花放早,水滿燕飛低。
    貧女不知緯,幽人只此棲。
    依依懷去歲,摘茗白壇西。

    84 《登蜀阜》 宋·錢時

    竹逕陰陰曲透墻,巖花相倚弄秋光。
    頹檐壞砌無人到,不廢西風滿院香。

    85 《贊五祖和尚》 宋·釋宗元

    貌古而清,語俚而新。
    同乎流俗,大有逕庭。
    常心是道,殺人活人。
    使當時磨下玉潔冰清,則楊岐一宗未必中興者也。

    86 《玉華寺》 宋·宋球

    一逕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綠蘿垂紺幰,屏壁削層城。
    山氣蒸衣濕,松風灑面清。
    野僧遺萬事,飽聽石泉聽。

    87 《禹寺》 宋·蘇凌然

    看輕轉佛稻場邊,一逕松杉密似煙。
    見說老僧渾不出,送人只到寺門前。

    88 《虎丘》 宋·蘇耆

    虎踞標靈跡,危樓杳靄間。
    劍池沉石壁,金地涌秋山。
    塔影松軒斷,云迷蘚逕斑。
    磬隨靈籟盡,鶴伴老僧間。
    有句慚先哲,無辭愈厚顏。
    我來聊寫望,頓覺離人寰。

    89 《題龍居寺》 宋·王敖道

    靈剎倚山光,無塵染洞房。
    云籠金地暖,龍噴玉泉香。
    松竹分幽逕,樓臺聳上方。
    蓬壺人到此,僧伴繞回廊。

    90 《德清宰俞居安自畫淵明圖》 宋·王當

    門無車馬喧,逕有松菊陰。
    前窗面清泚,后戶依嵚岑。
    就使世俗工,猶足寫幽深。
    況今令尹賢,洞照先哲心。

    91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92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吳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93 《度九曲嶺》 宋·蕭澥

    崎嶇石逕起江濱,寸步登天苦瘦身。
    行到三叉開路口,更從隔嶺問樵人。

    94 《鰲溪》 宋·謝諤

    藹藹煙云望眼昏,亂紅翻逕綠遮門。
    一聲啼鳥在何處,山外人家桑柘村。

    95 《留題云門山雍熙院》 宋·謝景溫

    耶溪欲盡山轉青,中有三寺山為屏。
    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
    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96 《留題樓觀》 宋·薛周

    結草終南下,云蘿下逕深。
    人窮文始跡,誰到伯陽心。
    古木含天理,清風快客襟。
    勞車行計促,空媿負長吟。

    97 《依韻攀和通判員外題金觀之作》 宋·楊克讓

    沖虛脫屣世綿綿,勝地人來尚凜然。
    不見彩云迎皓鶴,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階蔓草迷香逕,偃蓋寒松雜暮煙。
    靜化信從無妄得,堪思漢武亦神仙。

    98 《題魏醇父菊莊》 宋·游九功

    東籬采采人歸來,長歌三嗔書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種菊幽探計何早。
    一枝可愛況千業,想應苦吟被花惱。
    西風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99 《楓橋寺》 宋·張師中

    吳門多精藍,此寺名尤古。
    距城七里馀,冠蓋日亭午。
    斜逕通采香,遠岫對棲虎。
    巖扉橫野橋,塔影落前浦。

    100 《冬至日書懷》 宋·趙處澹

    歲月不可挽,迅如雙轉轂。
    人生能幾何,苦不自知足。
    西風吹繁霜,凍雁鳴相逐。
    老干枯無條,積葉掩深谷。

    * 關于人逕的詩詞 描寫人逕的詩詞 帶有人逕的詩詞 包含人逕的古詩詞(2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