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蹤通的詩詞(124首)
62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65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66
《沁園春·曲徑旁蹊》 元·李道純
曲徑旁蹊,三百六十,門門不同。
若泥在一身,終須著物,離于形體,又屬頑空。
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
68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69
《游大滌》 宋·姚舜元
此是名山第一宮,仙人何在獨遺蹤。
玲瓏兩洞通玄境,突兀一山為柱峰。
水泛紅云出幽谷,風吹蒼雪落長松。
何時覓得人間暇,遍踏煙嵐翠萬重。
71
《許子仁相招山中敘話》 明·舒頔
許子邀我來山中,我來但見堂戶空。
主人送客過溪去,風吹兩岸花蒙蒙。
屋后萬疊金芙蓉,紫氣夜吐仙人宮。
澗泉流香過白鹿,林木掛雨拖青虹。
72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75
《題三清殿后壁》 宋·白玉蟾
些兒頑石些兒水,畫工撐眸幾睥睨。
忽然心孔開一竅,呼吸掇來歸幅紙。
白發黃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大槐宮中作螻蟻,醒來聞此心豁喜。
76
《讀樂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
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
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
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
79
《虎溪三笑圖》 宋·黎廷瑞
陰壁摻苦竹,秋池淡芙蓉。
二老廬山間,風味夙昔同。
亦有栗里人,心事黃花叢。
囊中無一錢,眼底四海空。
* 關于人蹤通的詩詞 描寫人蹤通的詩詞 帶有人蹤通的詩詞 包含人蹤通的古詩詞(1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