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深恨不同時,雖得同時不識之。獨把遺編想風質,皇天何負十年期。
眈眈出柙小於菟,猶意他年見畫圖。養汝由來得無患,卻驚赤手競編須。
呀然一嘯朔風生,兒女窺簾笑且驚。檻內應憐只搖尾,山中不記舊橫行。
長年肉食定何功,乞汝豚足且慰窮。猿臂將軍應老矣,南山忽憶夜彎弓。
熒熒目色為生寒,蠻獠歌呼意自閒。莫倚便能探虎穴,勢卑還長越王炎。
漸老思似續,撫懷良惘然。空余歲寒心,凜凜松柏堅。平生孔明婦,貧賤房且專。生女不生男,造物寧我偏。
君不見紫髯將軍射無敵,志目中眉猶動色。晚年驚見賣油翁,一線空錢曾不失。人言手熟會當爾,世事由來真一劇。紛紛刻楮枝已窮,厭看人力須開工。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東床。修容方喜超賓館,奠雁翻成舉酹觴。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諸郎頭角多余慶,褒贈行看為顯揚。
淮人為水族,皰膾亦已巧。田間有鳴雞,性命得自保。吳人口垂涎,捕取窮浩渺。於吳產或多,於淮求則少。
我憶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龍怒。大浪崩騰舞我舟,尾脅蜿蜒束吾櫓。怒聲如雷雷火烈,腥風鼓天天如霧。我觀蛟龍等一戲,眾面倉惶獨無怖。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前賢不復夢逢迎,晚歲於公識典刑。肯子規橅夸錦繡,傳家翰墨炳丹青。碑存峴首長懷惠,學富韋門總帶經。會見卿材從楚往,芝半不獨秀階庭。
屐聲何土遣瞿曇,示病溪翁為掃庵。檐葡香中一盂飯,不妨歸去飽同參。
校試群才一日中,當時五十五人同。二十七年零落盡,只存我與二三公。
只存我與二三公,可嘆人生瞬息中。給使老來身未死,知能幾度見春風。
儋史之孫病耳翁,人佯謂我與真同。蚊飛鬢外年時事,鵲噪愁邊晚更空。老去鹿皮終可隱,聽如龍鼻反能聰。昭文不鼓非無意,勉為慈親奏凱風。
桂樹蘭叢藹宿薰,楚辭一曲送迎神。豈聞鉤黨能留漢,故有桃源可避秦。欲記曾來終草草,多慚浪走只踆踆。卻尋揚子江頭路,依舊楊花愁殺人。
尚書妙德望,曳履聞直聲。獻納雨露邊,斯文有統盟。重席侍經幄,藻鑾持銓衡。不憚推轂士,規摹漢西京。
紛紛春來華,渺渺動行邁。浮川向吳會,走陸轉江介。酒勤三酹爵,禮重百其拜。既慰推遷悲,亦勞驅馳債。
餓死因細腰,半額由廣眉。是知風化速,有類形影移。時人走功名,我輩陳詩書。雖病勿是疚,雖貧勿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