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知處的詩詞(4102首)

    901 《寄遠》 宋·釋智圓

    車聲日日碾紅埃,何事良人獨未回。
    苔鎖洞房書久絕,月明深夜雁空來。
    寒侵竹葉難成醉,塵暗菱花更懶開。
    杳杳云山不知處,夕陽頻上最高臺。

    902 《即事二首》 宋·裘萬頃

    門前溪水欲平堤,謾著漁竿淺處垂。
    晴雨每關憂國念,豐兇端欲問人知。

    903 《隱者》 宋·趙汝鐩

    卓庵遠入深林去,生怕世人知得處。
    四邊剩卻許多云,重重塞斷山前路。

    904 《換處士喬公》 宋·陳棣

    姓氏說劂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窺。
    義高諾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
    富貴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獨先知。
    一經教子陰功遠,印綬累累看異時。

    905 《尋蘇云卿隱處》 宋·陳杰

    書幣保因識灌園,等閒夜度北山云。
    明朝難覓蘇仙鶴,鄰舍空余孺子墳。
    不世大功關氣數,故人高義足知聞。
    看來只是談恢復,已隱無堪佐萬分。

    906 《延平郡學有小閣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葉教韻》 宋·陳宓

    山水胡為仁智好,正緣真味少人知。
    曲肱飲水忘言處,更著胸中此段奇。

    907 《上潘舍人》 宋·陳宓

    經行造次有新詩,吞吐珠璣不自奇。
    寸管久期窺變豹,深叢今幸見孤羆。
    高情陶謝猶能及,圣處陰何詎得知。
    乞與金丹換凡骨,飛遨只恐乏仙姿。

    908 《次韻蔚上人見寄》 宋·戴表元

    流落誰相憶,山林蔚講師。
    玄機魂夢接,詩力鬢毛知。
    舟去須尋處,書來不記時。
    君看東海月,今夜亦追隨。

    909 《仙山知寺志剛示余以浸碧唱和詩漫繼其韻》 宋·杜范

    窮年奔走繚鄉隅,暫此憑欄意已殊。
    一水光明平處現,四山容色淡中鋪。
    莫羞塵鬢臨冰鑒,自有靈原照玉壺。
    浸碧主人應領會,試言此碧有耶無。

    910 《感昔》 宋·方回

    古郡峰巒擁,吾家望最奇。
    水疑無去處,樹少不陰時。
    峴首名猶在,西州意自悲。
    典刑與風景,寧復后人知。

    911 《贈程山人》 宋·方回

    青囊遺論究幾深,屋宅為陽墓宅陰。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憑心上指南針。
    故知形勝從來有,難必榮華此處尋。
    周洛秦函倏興廢,豈虞山水喚之今。

    912 《琵琶亭感舊》 宋·方回

    桑落洲前路,江流自北南。
    美人何處在,劫火殆難堪。
    津吏苛魚稅,沙民賣席帆。
    情知白司馬,到此濕青衫。

    913 《論詩》 宋·黃庚

    三百余篇豈苦思,個中妙處少人知。
    籟鳴機動何容力,才涉推敲不是詩。

    914 《瓶花》 宋·黃庚

    瓶花紅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鄰。
    堪恨本根不知處,卻將顏色為人妍。

    915 《寓舍即事》 宋·黃庚

    矮屋編茅槿縛籬,詩人住處恰相宜。
    萬間突兀夢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
    窗下無燈童睡早,林間有月鶴歸遲。
    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東西任所之。

    916 《西崦人家》 宋·李復

    處陰體和痾,居高地多風。
    結廬西崦間,溫情適炎冬。
    長楊帶疏籬,綠畦分西東。
    門前澗水流,系柳橫橋通。

    917 《遠山》 宋·李覯

    最能牽病眼,天際一山橫。
    盡日是秋色,無人知地名。
    暗時云自合,缺處路應平。
    才子沾衣淚,千秋共此情。

    918 《深山佳處子昂宣城友人書》 宋·陸文圭

    巖花半識玄暈面,溪聲細和謫仙詩。
    行云流水自今古,漁叟樵童了不知。

    919 《吳知府挽詩三首》 宋·釋寶曇

    千里頻年別,人來數寄書。
    舊題紅葉處,猶記白頭初。
    薤露危如此,庭蘭賦有馀。
    摩挲東望眼,歸泣向吾廬。

    920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風高云澹,露冷煙清。
    坐松下右,聽松上聲。
    聞知見覺沒干涉,暑往寒來無處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頁}面看,七星利劍和聲截。

    * 關于人知處的詩詞 描寫人知處的詩詞 帶有人知處的詩詞 包含人知處的古詩詞(41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