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心性的詩詞(901首)

    161 《題段上人院壁畫古松》 唐·朱灣

    石上盤古根,謂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變在畫師手。
    陰深方丈間,直趣幽且閑。
    木紋離披勢搓捽,

    162 《寄侍御從舅》 唐·權德輿

    靡靡南軒蕙,迎風轉芳滋。
    落落幽澗松,百尺無附枝。
    世物自多故,達人心不羈。
    偶陳幕中畫,未負林間期。

    寫景抒情思鄉

    163 《和權相公南園閑涉寄廣宣上人》 唐·楊巨源

    浩氣抱天和,閑園載酒過。
    步因秋景曠,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鳳,玄珠肯在鵝。
    問師登幾地,空性奈詩何。

    164 《衰松》 唐·孟郊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顏色。
    人心忌孤直,木性隨改易。
    既摧棲日干,未展擎天力。
    終是君子材,還思君子識。

    165 《憶周秀才、素上人,時聞各在一方》 唐·孟郊

    東西分我情,魂夢安能定。
    野客云作心,高僧月為性。
    浮云自高閑,明月常空凈。
    衣敝得古風,居山無俗病。
    吟聽碧云語,手把青松柄。
    羨爾欲寄書,飛禽杳難倩。

    166 《送超上人歸天臺(一作送天臺道士)》 唐·孟郊

    天臺山最高,動躡赤城霞。
    何以靜雙目,掃山除妄花。
    何以潔其性,濾泉去泥沙。
    靈境物皆直,萬松無一斜。
    月中見心近,云外將俗賒。
    山獸護方丈,山猿捧袈裟。
    遺身獨得身,笑我牽名華。

    167 《吾雛》 唐·白居易

    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
    嗟吾不才子,憐爾無弟兄。
    撫養雖驕騃,性識頗聰明。
    學母畫眉樣,效吾詠詩聲。

    168 《初罷中書舍人》 唐·白居易

    自慚拙宦叨清貴,還有癡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獻替,可圖妻子免饑寒。
    性疏豈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濟事難。
    分寸寵光酬未得,不休更擬覓何官。

    169 《送從翁東川弘農尚書幕》 唐·李商隱

    昔帝回沖眷,維皇惻上仁。
    三靈迷赤氣,萬匯叫蒼旻.
    刊木方隆禹,陛陑始創殷。
    夏臺曾圮閉,汜水敢逡巡。

    170 《和范校書贈造微上人》 唐·劉得仁

    得性見微公,何曾執著空。
    修心將佛并,吐論與儒通。
    曉漱松杉下,宵禪雪月中。
    他生有緣會,君子亦應同。

    171 《長安書情投知己》 唐·李頻

    陜服因詩句,從容已半年。
    一從歸闕下,罕得到門前。
    每候朝軒出,常看列宿懸。
    重投期見獎,數首果蒙傳。

    172 《贈志空上人》 唐·許棠

    了了在心中,南宗與北宗。
    行高無外染,骨瘦是真容。
    飯野盂埋雪,禪云杖倚松。
    常修不住性,必擬老何峰。

    173 《京中晚望》 唐·羅隱

    心如野鹿跡如萍,謾向人間性一靈。
    往事不知多少夢,夜來和酒一時醒。

    174 《題德玄上人院》 唐·杜荀鶴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于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175 《贈友人》 唐·黃滔

    超達陶子性,留琴不設弦。
    覓句朝忘食,傾杯夜廢眠。
    愛月影為伴,吟風聲自連。
    聽此鶯飛谷,心懷迷遠川。

    176 《依韻酬智謙上人見寄》 唐·李中

    性拙才非逸,同心友亦稀。
    風昏秋病眼,霜濕夜吟衣。
    鶯谷期猶負,蘭陔養不違。
    吾師惠佳句,勝得楚金歸。

    177 《太傅相公以東觀庭梅西垣舊植昔陪盛賞…伏愧斐然》 唐·徐鍇

    靜對含章樹,閑思共有時。
    香隨荀令在,根異武昌移。
    物性雖搖落,人心豈變衰。
    唱酬勝笛曲,來往韻朱絲。

    178 《閑居寄陳山人》 唐·譚用之

    閑居何處得閑名,坐掩衡茅損性靈。
    破夢曉鐘聞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甕邊難負千杯綠,海上終眠萬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應看名利似浮萍。

    清明節聚會寄語

    179 《送清涼上人》 唐·皎然

    何意欲歸山,道高由境勝。
    花空覺性了,月盡知心證。
    永夜出禪吟,清猿自相應。

    180 《萬回寺》 唐·皎然

    萬里稱逆化,愚蠢性亦全。
    紫紱拖身上,妖姬安膝前。
    見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禪。
    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

    春天女子懷遠

    * 關于人心性的詩詞 描寫人心性的詩詞 帶有人心性的詩詞 包含人心性的古詩詞(9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