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面山色,平目觀白云。漁舟溪上歌,游客欄邊聞。俯檐翠柏瘦,蔓籬秋實蕡。偶來心意靜,塵慮如掃坌。
煙昏青櫟道,風急隔溪鍾。征馬未及息,猛虎前有蹤。尋聲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硯取漢廟瓦,誰恤漢廟隳。重古一如此,吾今對之悲。既寶若圭璧,未知為用時。
平篲交友淚,又哭寢門前。魯叟不言命,楚人空問天。月沉滄海底,星隕太微邊。莫恨終埋沒,文章自可傳。
望望佳人來,未來云已暮。當時千里恨,不獨看云故。何此啟虛堂,定知吟秀句。還會古人心,古人非特賦。
此身重滯愧征鴻,況對庭前郢樹風。暫至京師便歸去,敢期今日有黃公。
三伏汗如雨,終朝沾我裳。誰分金掌露,來作玉溪涼。別甑炙炊飯,小爐深炷香。曲生何等物,不與汝同鄉。
七尺軀,歸底處。一尺素,寫得住。
寄榻高寒地,收心懶散翁。雞鳴虛室白,鴉起小窗紅。古操塵弦拂,新詩凍研烘。桃梅芳意覺,不是去年叢。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二年假守栝蒼城,郡榻唯師即送迎。擣藥幾憐春漏永,調琴長待夜蟾生。心猿已伏都無念,海鳥相逢自不驚。送別秋郊豈成恨,白云青嶂是歸程。
秋聲入高梧,暝色上疏竹。南山攏青螺,過已凈如沐。悠然孤飛云,窈窕轉休麓。自疑歸去晚,意欲窗下宿。
去年出山時,飛支正撩亂。殷勤大洪老,呵筆瀉真贊。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欲將說禪相,醒彼瞌睡漢,
云門道價傾緇白,一去如何經書尺。乾竺宗旨超隱峰,客至不鳴齋后鐘。楊岐兒孫真鐵脊,二子等是僧中龍。平生我如拆韈線,老來要認本來面。
我訪東山丞相譜,因過南墅半云竂。雉棲薜荔都蒼墓,鰲補天容大士橋。萬歲藤枝神蛻杖,三花樹子癭為瓢。老僧好事兼好客,時作遠公蓮社招。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山如碧連城,千里萬重隔。我行君不知,乘冰赴異域。異域無春風,未晚日先黑。
半歲風埃地,終朝云水情。身兼飛錫健,眼向故山明。不改禪衣色,從來野橐輕。煩師伴猨鳥,兩耳厭車聲。
一氣沖融轉大鈞,四時舒卷見全身。若云春向晨鐘斷,須信詩人未識春。
報言宗族競尋芳,共到吾廬賞海棠。亭下定知春爛熳,花間想見醉淋浪。長年心著神仙窟,此日身縻云水鄉。苦恨欲歸無羽翼,夜深魂夢只悠颺。
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歌姬可是能留客,故遏行云作午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