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乍聽歸燕語窗櫳,催放蓮燈萬炬紅。掃盡妖氛春色外,喚回和氣雨聲中。時機翻覆須天定,人事扶持愿歲豐。幕府賢勞愧群彥,吟詩留俟采民風。
自古人間多水旱,人事盡時功過半。區區事空不事實,三代以后人心亂。吾鄉薄產寄山溪,崎嶇隨勢無尺齊。受水通灌盍預備,堤防以石堰筑泥。
執熱屏人事,偃臥慵巾裳。過門二三友,失喜跣下床。鳴騶出華陌,聯轡遵野塘。崇軒俯萬荷,濯濯涵波光。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 ——顏真卿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劉全白
公皆車馬城南去,我向西效漾小舟。人事好乖各回首,吾年如此喜乘流。金蘭六客稀時見,珠玉一篇無句酬。卻數竹林猶少在,不妨著我仍倫劉。
西湖之名,杭潁異轍。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調,而共千里之明月。方指地而辨訛,客哄堂而纓絕。迄五日之考據,驗注編于一閱。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名勞長者記,文許后生夸。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詠史宮廷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