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與木的詩詞(1703首)
841
《紫芥》 明·吳寬
惟芥本菜類,秋深掇而藏。
此種乃野生,已向春初長。
紫花布滿地,葉嫩亦堪嘗。
氣味既不辛,卻與芥同行。
北人無不食,木枿與草芒。
入盤以油和,齒頰流肥香。
843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44
《長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得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847
《何公橋》 宋·蘇軾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人之往來,如鵜在河。
順水而行,云馳鳥疾。
維水之利,千里咫尺。
848
《代書答梁先》 宋·蘇軾
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
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
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
異哉梁子清而修,不遠千里従我游。
849
《贈眼醫天彥若》 宋·蘇軾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850
《幽谷引》 宋·王安石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將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繩于防兮有畚于溝,我公不出兮誰省吾憂。
日暉暉兮山之下,歲則熟兮收者舞。
吾收滿車兮棄者滿筥,誰吾與樂兮我公燕語。
851
《自作挽詞》 宋·秦觀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
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
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
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852
《閑游》 宋·陸游
游遍名山日月長,結廬歸占水云鄉。
醉中即是逃名地,閑外應無度世方。
檜蜜滿脾余小苦,木苗浥露有奇香。
肺腸自與人間別,堪笑醅缸與飯囊。
853
《任仲微閱世亭》 宋·張耒
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
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
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誰分。
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淪。
856
《寄裴仲謨》 宋·黃庭堅
交游二十年,義等親骨肉。
風雨漂我巢,公亦未有屋。
寄聲來問安,足音到空谷。
我家輦轂下,薪桂炊白玉。
857
《次韻叔父臺源歌》 宋·黃庭堅
吾家叔度天與閑,晚喜著書如漆園。
臺平舊基水發源,但聞淙淙下林巒。
一朝斬木見萬象,吞若云夢胸中寬。
漱滌泥沙出山骨,混沌鑿竅物狀完。
* 關于人與木的詩詞 描寫人與木的詩詞 帶有人與木的詩詞 包含人與木的古詩詞(17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