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親疏的詩詞(611首)

    281 《與吳質書》 魏晉·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
    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書信思友

    282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283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戰爭歌頌愛國

    284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85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28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8 《郊興》 唐·王勃

    空園歌獨酌,春日賦親居。
    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28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普度

    有主有賓,無疏無親。
    直饒七佛到來。
    各與三十拄杖,少喜多嗔。

    290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 宋·徐元杰

    親養九旬余,先生壽亦如。
    學充淇澳美,訓釋濟南書。
    諸老經筵送,俞音寵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時歟。

    291 《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292 《太常引 以上二首見詞品卷五》 元·陳孚

    短衣孤劍客乾坤。
    奈無策,報親恩。
    三載隔晨昏。
    更疏雨、寒燈斷魂。
    赤城霞外,西風鶴發,猶想倚柴門。
    蒲醑謾盈尊。
    倩誰寫、青衫淚痕。

    293 《送黃玄之京》 明·林鴻

    予也夙穎悟,十五知論文。
    結交皆老蒼,稚爪攀修鱗。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獲珍。

    294 《答梅圣俞問隱》 宋·謝絳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
    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馀。
    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295 《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 宋·劉敞

    謬為天官屬,得與選事親。
    略計三百州,綠衣九千人。
    較材迷長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難伸。

    296 《梅花》 宋·鄭剛中

    玉骨透花寒,冰壺清露滴。
    暗香驚返魂,移自芝蘭側。
    殷勤置書幾,粲粲百態出。
    徘徊欲與語,奈此雪霜色。
    高標邈難親,欲疏還不得。
    個中須有詩,苦覓不到筆。
    要須明月來,吒之問姑射。

    297 《家園即事十三首》 宋·鄭清之

    侏儒飽愧東方朔,嫗母呼回郭舍人。
    博局由來更勝負,雉盧那復較疏親。

    298 《漁家傲·曾講彌陀經十遍》 宋·可旻

    曾講彌陀經十遍。
    孤山疏鈔頻舒卷。
    事理圓融文義顯。
    多方便。
    到頭只勸生蓮苑。
    本性彌陀隨體現。
    唯心凈土何曾遠。
    十萬程途從事見。
    休分辨。
    臨終但自親行轉。

    299 《丁酉元日》 宋·陳深

    夜中不成寐,臥覺風剡剡。
    殘寒賣馀勇,飛雪獨萬慘。
    黎明卷新霽,旭日光晻晱。
    窮陰得陽和,春氣已先感。

    300 《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 宋·李昉

    行年已老擬何如,手植園林十畝余。
    婢仆盡能修藥餌,兒孫親教讀經書。
    趨時徇俗誠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
    惟望多情蓬島客,偷閑時訪野人居。

    * 關于親疏的詩詞 描寫親疏的詩詞 帶有親疏的詩詞 包含親疏的古詩詞(6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