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親傳的詩詞(862首)

    81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 宋·陸游

    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
    五百年間置不問,圣主下詔初親征。
    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傳檄下。
    筑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

    82 《贈傳神水監》 宋·陸游

    寫照今誰下筆親,喜君分得臥云身。
    口中無齒難藏老,頰上加毛自有神。
    誤遺汗青成國史,未妨著白號山人。
    它時更欲求奇跡,畫我溪頭把釣緡。

    83 《讀曹公傳》 宋·黃庭堅

    南征北伐報功頻,劉氏親為魏國賓。
    畢竟以丕成霸業,豈能于漢作純臣。
    兩都秋色皆喬木,二祖恩波在細民。
    駕馭英雄雖有術,力扶宗社可無人。

    84 《送陳傳道之官下邳》 宋·賀鑄

    昔也官彭城,日與君子親。
    俱游大梁下,不見輒兼旬。
    衣食牽迫人,汗走長街塵。
    相逢立馬語,愁面如含辛。

    85 《讀司馬季主傳贈何山人》 宋·梅堯臣

    長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輿有宋賈,游市懷隱淪。
    日聞古賢哲,必與醫卜鄰。
    來過季主室,再拜語逡巡。

    86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87 《挽方親來伯》 宋·劉克莊

    弆藏古物或千年,漢晉隋唐在目前。
    死有一孫堪付托,生惟四友共周旋。
    寶扶風簋如原甫,臨永興書逼米顛。
    占盡人間最清事,吾碑百世后方傳。

    88 《顯學尚書樓大防奉九十六歲之親戲彩未央古今》 宋·周必大

    萱堂眉壽正增川,手種蟠桃莫計年。
    得道身陪金母宴,應緣居近寶陀仙。
    煌煌八座歡承膝,濟濟諸孫戲疊肩。
    家慶新圖爭快睹,愿將摹本寄郵傳。

    89 《送李昭敘移黎陽都監歸洛省親》 宋·蘇轍

    與君非舊識,傾蓋便相親。
    共事林泉郡,忘歸南北人。
    煮茶流水曲,載酒后湖漘。
    未覺游従厭,空驚別恨新。

    90 《外孫文驥與可學士之孫也予親教之學作詩俊發》 宋·蘇轍

    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
    遺孫生不識,妙理定誰傳。
    孔汲仍聞道,賈嘉終象賢。
    文章猶細事,風節記高堅。

    91 《宋傳道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德履無遺恨,弦歌有去思。
    養親三釜樂,作郡十年遲。
    壯志沈黃壤,英游閉赤墀。
    豐碑頌遺愛,誰為繼羅池。

    92 《宋傳道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留落東州彥,相期幸卜鄰。
    筒詩余唱永,樽酒記情親。
    舊國歸無日,諸鄉見有人。
    佳城千載恨,雪涕楚江濱。

    93 《寄傳法二大卿并簡譯席諸大士》 宋·夏竦

    譯案多年潤法音,性根雖鈍信根深。
    無明不起冤親等,應有龍天證此心。

    94 《奉答宋中道服除還朝示親友》 宋·韓維

    喧然佳句落神都,哀此援琴尚有余。
    未見校文登子政,空傳為賦似相如。
    道存固可輕華冕,談進當知得異書。
    推轂賢豪非我事,所期詩酒樂朋裾。

    95 《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 宋·強至

    一日或數篇,數日哦一軸。
    夫子之於詩,夜補晝不足。
    長吟天地間,萬象困題目。
    天徒飽其才,而特餒其腹。

    96 《寄鄉中親舊》 宋·陳造

    攜書憶上上江船,捻指官曹欲二年。
    白傅病多空自嘆,老坡仙去卻虛傳。
    人生修短庸非命,我判浮休不問天。
    來歲過君定驚笑,尚堪詩酒與周旋。

    97 《題彭傳師無喧境壁》 宋·陳造

    塵外軒窗寓嘯吟,勝游重到更情深。
    湖山覿面渾相識,蜂蝶窺簾似見尋。
    客路每歌歸緩緩,歲華亦嘆去駸駸。
    摩挱竹樹論今昔,親見栽時已欲林。

    98 《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句》 宋·張繼先

    作室觀靈境,功成事若何。
    琴書消日月,耕釣老煙蘿。
    為羨云蹤遠,時將酒共過。
    東巖開玉洞,西澗瀉銀河。

    99 《贈傳神者》 宋·鄭剛中

    我向無中生出妄,君從妄里卻求真。
    葫蘆可畫雖依本,阿堵知君畫不親。

    100 《三和謝娛親堂扁》 宋·王灼

    爛然鐵畫間鉤銀,越薄蘇膏揮灑頻。
    誰與鐘王傳妙訣,我知顏柳是前身。
    大書燕喜娛親扁,俯念烏慈反哺仁。
    因甚衡茅光徹夜,燭圍十丈許分鄰。

    * 關于親傳的詩詞 描寫親傳的詩詞 帶有親傳的詩詞 包含親傳的古詩詞(8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