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亭居的詩詞(81首)

    61 《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竹亭》 宋·魏了翁

    西山抱孤潔,淇水凝寒綠。
    古來長安道,多少閒草木。

    62 《蘭亭故居》 宋·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
    可笑兒曹憐野鶩,卻輸道士辨籠鵝。
    不因禊帖風流遠,千載人誰數永和。

    63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見溪亭》 宋·方岳

    碧壺時與故人提,山帶僧鐘日去西。
    深不知寒雙鷺浴,雪灘煙重碎玻璃。

    64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清竟亭》 宋·方岳

    凈洗從前兩耳埃,溪聲并逐雨聲來。
    此奇賴有詩能領,一笑鍾期安在哉。

    65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正己亭》 宋·方岳

    少日橫刀屬兩鞬,玉花曾幾試戎韉。
    歸來聊復觀仁耳,不在驚鴻落勁弦。

    66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駐屐亭》 宋·方岳

    等得輕晴便一來,逢化不住恐花猜。
    丁寧莫掛桄榔去,怕損亭前稱意苔。

    67 《次韻宋尚書山居·見南山亭》 宋·方岳

    能令詩腹化神奇,香到黃花秋力微。
    我醉悠然山亦醉,竹深啼鳥自忘機。

    68 《山居七詠·湛然亭》 宋·方岳

    一念惟余睡作魔,鷗閒不與世同波。
    邇來定力空諸妄,如以摩尼照濁河。

    69 《次韻弟觀用陶元亭歸田園居韻》 宋·陳著

    麻麥在東阡,桑枯在南陌。
    鳥飛魚在淵,生意各自適。
    相逢如相知,非茍旦與夕。
    此心乃平生,誰能開閒隙。
    嗟彼何人斯,徒為形所役。
    役役本無名,于何見勞績。
    富貴死之除,清閒終有益。

    70 《程楚翁訪考亭舊居著閩山集為題其后》 宋·馬廷鸞

    有客傳吟藁,知渠來自閩。
    四書猶在魯,六籍不憂秦。
    太史經鄒嶧,離騷感楚臣。
    誰知夢奠日,曾憶后庚申。

    71 《和馬宜州卜居七首·欣欣亭》 宋·王炎

    卉木俱含喜色,日迎杖屨床前。
    晚秀早芳相續,四時留得春天。

    72 《劉進之飲蕃叟弟筠亭且賦詩余與蕃叟族居蓋屏》 宋·陳傅良

    判與漁樵日往還,鶴亡蜂遁徑苔班。
    何人不棄尋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間。
    寬網及余端已老,祥琴相爾未應閒。
    但將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顏。

    73 《挽考亭陳居士二首》 宋·劉宰

    八十人稀有,君年又過之。
    康強由學力,孝友自天資。
    瑞世芝三秀,承家桂一枝。
    萬山圍隴首,昌大看他時。

    74 《挽考亭陳居士二首》 宋·劉宰

    舊數同門友,尤推令子賢。
    登堂愧予晚,愛客莫君先。
    瘦馬青山外,孤帆落照邊。
    風流無復見,執紼涕潸然。

    75 《和白居易西亭詩韻》 宋·陳宓

    不是清高辭好爵,都緣衰病乞身。
    年來印歷依然在,批上東湖第五春。

    76 《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讀書亭》 宋·陳文蔚

    古人不可見,千卷留遺編。
    要非紙上語,至理實參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將何傳。
    極本會於一,枝葉數萬千。

    77 《臨江郡齋邀涼亭分韻得居字》 宋·彭龜年

    子猷猶愛竹,愛竹意已疏。
    著腳踏危機,肉相元未除。
    要識竹情性,顧我求其初。
    是中儻虛明,處處我與居。

    78 《勾龍君貺求所居垂蔭亭岷堂二首》 宋·蘇籀

    蔥蔚敬亭非索漠,幾希陶宅繞扶疏。
    江山壯觀惟人助,祖禰高情陟彼砠。
    雄筆仙才鐫勒見,屬車塵界默存書。
    柴荊雖掩漁竿掛,旌戟嵯峩表舊廬。

    79 《勾龍君貺求所居垂蔭亭岷堂二首》 宋·蘇籀

    岷陽英杰古賢鄉,侍史香爐今望郎。
    柬擢欲書丹鳳詔,夢魂勤到碧雞坊。
    已應盛美摽其茇,不比畸人愚厥堂。
    宦牒隨江歸碧海,讀書源派亦誠長。

    80 《金華邵氏面山臨溪而居又架木為亭云丘壑之勝》 宋·蘇籀

    茂林翠巘碧潺湲,涼月白云飄素筵。
    幾杖逍遙領其會,佳哉茜絢有余妍。

    * 關于亭居的詩詞 描寫亭居的詩詞 帶有亭居的詩詞 包含亭居的古詩詞(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