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亭寺的詩詞(112首)

    41 《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宋·蘇軾

    雙闕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鳥嘯青熒。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魚龍舞洞庭。
    蜀人文賦楚人辭,堯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來萬里亦何為。
    嶺海東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錫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東來隱會稽。

    42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宋·蘇軾

    徙倚秋原上,凄涼晚照中。
    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窮。
    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43 《常州太平寺法華院薝卜亭醉題》 宋·蘇軾

    六花薝卜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
    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

    44 《題齊安寺山亭》 宋·王安石

    此山無躑躅,故國有楊梅。
    悵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對花開。
    萬里烏塘路,春風自往來。

    45 《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 宋·王安石

    兩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紋平。
    綠陰隱隱無重數,欲去黃鸝又一聲。

    46 《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 宋·王安石

    風吹洞口云,水動山頭月。
    野老時問人,前村多少雪。

    47 《岳市勝業寺悅亭》 宋·戴復古

    尋幽攬勝老猶勤,但覺吟身瘦幾分。
    凈洗一生塵上眼,細看七十二風云。

    48 《秋夜聞蘭亭天章寺鐘》 宋·陸游

    絕湖上蘭亭,不過一炊頃。
    湖廢繚堤行,往返常畢景。
    猶有古寺鐘,迢迢下重嶺。
    煙云含莽蒼,風露共凄冷。
    蕭然草堂臥,度此清夜永。
    百念一洗空,於焉發深省。

    49 《劉寺展繡亭上,與尤延之久待京仲遠不至,再》 宋·楊萬里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諾。
    東省三同舍,山行何用約。
    也後相丁寧,彼此撥忙著。
    清晨到劉寺,寸步輒倚薄。

    50 《又題寺後竹亭》 宋·楊萬里

    行盡空房忽盡欄,竹光和月入亭寒。
    壁間題字知誰句,醉把殘燈子細看。

    51 《從提舉黃元章登齊山寺,後上清巖翠微亭·望》 宋·楊萬里

    西山落日浴長江,并貫清溪作一光。
    千嶂圍來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樓臺王塔云間見,楊柳金堤鏡里長。
    客子要窮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52 《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長韻》 宋·張耒

    山深疑路斷,古寺忽開門。
    喬木風霜急,荒崖云雨痕。
    朝霞明翠靄,秋雨濯嵐昏。
    幽鳥不避客,閑云時入軒。

    53 《勝業寺悅亭》 宋·黃庭堅

    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
    不見白頭禪,空倚紫藤杖。

    54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 宋·歐陽修

    臨水復欹石,陶然同醉醒。
    山霞坐未斂,池月來亭亭。

    55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 宋·歐陽修

    洛城風日美,秋色滿蘅皋。
    誰同茂林下,掃葉酌松醪。

    56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 宋·歐陽修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綠。
    送子此酣歌,淮南應落木。

    57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 宋·歐陽修

    勸客芙蓉杯,欲搴芙蓉葉。
    垂楊礙行舟,演漾回輕楫。

    58 《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宋·歐陽修

    吾嘗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報,進退奚為可。
    自非因讒逐,決去焉能果。

    59 《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宋·歐陽修

    吾嘗思豐樂,魂夢不在身。
    三年永陽謫,幽谷最來頻。
    谷口兩三家,山泉為四鄰。
    但聞山泉聲,豈識山意春。

    60 《烏江廣圣寺虛樂亭》 宋·賀鑄

    避雨孤篷泊柳陰,潮回溪曲稻花深。
    有時白鷺窺魚下,竟日青蛙伴我吟。
    酒敵無人情落漠,云鄉何處老侵尋。
    誅茅擬卜終焉計,不為清風暫解襟。

    * 關于亭寺的詩詞 描寫亭寺的詩詞 帶有亭寺的詩詞 包含亭寺的古詩詞(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