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亦識的詩詞(1473首)

    41 《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宋·蘇轍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42 《聞京東有道人號賀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識之者》 宋·蘇轍

    賀老稽山去不還,鏡湖獨棹釣魚船。
    南來太白尋無處,卻作郎官又幾年。
    岱下迎鸞驚典謁,蒙山施藥愍耕田。
    試窮腳力追行跡,亦使今生識地仙。

    43 《鄭宋用前韻見示因亦和答四首》 宋·韓元吉

    天巧由來不露機,冰澌剪出萬花飛。
    瓊珰似識漢川女,瑤瑟更逢湘浦妃。

    44 《相識惠菩提葉燈戲為頌日》 宋·鄭剛中

    我有菩提燈,常照虛室內。
    不用菩提葉,煩他巧裝綴。
    是燈無晝夜,光明遍沙界。
    癡風只不滅,業雨漂不壞。
    君如亦須此,市上實無賣。
    歸向佛堂中,恐有一點在。

    45 《知識相問多以封川氣候寬涼為言大暑中因念退》 宋·鄭剛中

    退之序郴陽,水駛山不平。
    中州清淑氣,至此郁以停。
    封川在炎方,更過郴幾程。
    不瘴已甚幸,謂涼茲豈情。

    46 《眉僧曉岑仆未之識也持缽求施既辭以貧則愿丐》 宋·馮時行

    門前剝啄遺兒應,客是平生不識僧。
    檀施咄嗟貧未可,詞場馳逐老猶能。
    識凌風月收孤思,乞與云山伴曲肱。
    我亦從來慚綺語,休將此段擬傳燈。

    47 《和陳國佐亦愛堂韻》 宋·吳芾

    紛紛當世士,盡道休官去。
    有墮塵網中,誰能復回顧。
    重為軒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當發深省,悟此形皆寓。

    48 《機簡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識其面乾道己》 宋·吳芾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過從少,無與同襟期。
    獨幸里巷間,高僧有二機。
    大機傳祖印,海內聲名馳。

    49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 宋·趙蕃

    使君何苦向宜州,應為涪翁句法留。
    銅柱寧興跕鳶嘆,金華要遂牧羊求。
    壯時根本先培固,老去波瀾重卷收。
    我亦學詩窮未達,是中得處可聞否。

    50 《章泉言語妙天下知仆無詩能且示識面乃時以佳》 宋·曹彥約

    珍重章泉辱寄書,應疑不復夢康廬。
    本無學術安時論,誤入班行拱帝居。
    老矣應招寧為祿,時乎歸釣亦非漁。
    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遲行愧二疏。

    51 《夢方飲藥或告之曰攻伐太過斯傷天和覺而識之》 宋·方岳

    過恭為足恭,過敬為繆敬。
    禮猶不可過,況以毒攻病。
    甚毒傷沖和,一快喪軀命。
    萬事有厥中,毋使血氣橫。
    子承不徐徐,亦或見自性。
    忽輕夢中語,克念可以圣。

    52 《小學識愧》 宋·陳著

    字畫向來雖小技,兒時欲學亦難詳。
    點妝但莫如新婦,端正終須自老蒼。

    53 《錄秋日藁因寫客況寄王倅昆仲仲亦曾任衡倅》 宋·董嗣杲

    富池羈客吟窮秋,吟成寫出還包羞。
    王家兄弟領此幽,識邁子瞻與子由。
    欲織寒江無機收,兩眼遠睨邊烽樓。
    前時水頹岸不修,今日云族蒙荒洲。

    54 《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 宋·張镃

    吾亦愛吾廬,門前賣時蔬。
    滿擔風露香,選擇未始無。
    蘇子覓二頃,楊翁營一區。
    兩者況見成,自顧慚晨晡。

    55 《楊秘監為余言初不識譚德稱國正因陸務觀書方》 宋·張镃

    人心懷感初因喜,感到極時還墮淚。
    亦猶雕琢用功深,自發詩中平淡意。
    更須絕處悟一回,方知迷夢喚醒采。
    今誰得此德妙法,誠齋四集新板開。

    56 《清明日書亦庵壁二首》 宋·張镃

    光陰高柳欲飄綿,拂著墻薇錦壁連。
    莫道行人總無識,定因羅爵愛門前。

    57 《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宋·晁公溯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58 《緣識》 宋·宋太宗

    靜非山里住,鬧即擬何之。
    緣識歸空寂,生前舊亦知。

    59 《緣識》 宋·宋太宗

    黃昏初入夜,漏促九天春。
    各自隨緣意,悲歡舊亦新。

    60 《緣識》 宋·宋太宗

    人競愛於花,花應亦愛人。
    從頭堪好笑,老盡少年春。

    * 關于亦識的詩詞 描寫亦識的詩詞 帶有亦識的詩詞 包含亦識的古詩詞(14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