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亦識的詩詞(1473首)
341
《沁園春(過彭澤發明靖節歸來之本心)》 宋·王奕
八十日官,浩然歸去,知心者希。
謂詩有招魂(山谷詩云:欲招千載魂。
斯文或宜出此)
,姑言其概,注其述酒(陽樂間注述酒一篇)
,亦特其微。
不事不兒,惟書甲子,皆是先生杜德機。
357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358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359
《魚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360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 關于亦識的詩詞 描寫亦識的詩詞 帶有亦識的詩詞 包含亦識的古詩詞(14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