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亦許的詩詞(1229首)
482
《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 明·王彝
我昔采藥華山峰,群山一視青童童。
或從暮靄見一線,知是鄞江源甬東。
婁東今見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釣竿每裁鄮山竹,臺笠獨染蓬萊松。
483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485
《董秀才斯張(六首)》 明·文震亨
斯張字遐周,歸安人。
故宗伯份之孫也。
少負雋才,為同里吳允兆所許。
長與吳門王亦房賡唱。
善病,藥碗不去口,喀喀嘔血,猶伏床枕書。
年未四十而卒。
撰《廣博物志》四十卷。
486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487
《馬藺草》 明·吳寬
薿薿葉如許,豐草名可當。
花開類蘭蕙,嗅之卻無香。
不為人所貴,獨取其根長。
為帚或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長既入土,多種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蘭蕙亦尋常。
490
《雜興次羅贊善韻四首》 明·許穀
為謝山靈莫獻嘲,年來泉石許論交。
開軒不剪蘼蕪草,上樹能窺鳥鵲巢。
竹塢有風門不閉,茶鐺無火石頻敲。
閑中亦有關心處,藥裹書簽兩未拋。
¤
491
《寄浚川先生》 明·薛蕙
覽公談玄作,贈公詠玄篇。
尋仙愿未果,懷舊心悠然。
摳衣游郡齋,言詩偏賞激。
束書謁京邸,交臂俄分析。
494
《長安道》 明·于慎行
東出灞陵橋,回望長安道。
煙花萬戶暖風輕,羅綺千門明月曉。
漢家宮闕郁岧峣,碧閣珠樓倚絳霄。
丞相衣冠蒼玉佩,將軍甲第赤欄橋。
495
《雜詩三首》 明·于慎行
延陵有長劍,寶若千金璧。
閉匣泣風雨,開匣干星日。
駿馬與名都,羅列終不易。
服之適異土,見謂鉛刀質。
497
《三石篇》 明·張佳胤
太滇以西三巨石,錯列荊榛對孤驛。
文彩天開海岳圖,面面晶光盈十尺。
吁嗟此石生點蒼,云誰置之古路傍。
停車顧盼日將晏,仆夫語罷泣數行。
49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99
《漁陽老婦歌》 明·周忱
漁陽老婦白發多,去年歸自斡難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眾推許。
父母求婚來大都,朱門許嫁不須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樞副。
500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 關于亦許的詩詞 描寫亦許的詩詞 帶有亦許的詩詞 包含亦許的古詩詞(12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