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亦史的詩詞(814首)

    161 《詠史上·伊尹》 宋·陳普

    萬物權衡在莘,孰稱社稷與君民。
    君王亦有桐宮去,寄語南巢莫怨人。

    162 《詠史上·鄒衍》 宋·陳普

    六月咸陽霜亦飛,五行正是水昌時。
    族秦自是談天衍,不用陶朱與仲尼。

    163 《詠史下·劉裕》 宋·陳普

    長安何但遺黎舞,翁仲銅駝亦笑開。
    他日佛貍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髏臺。

    164 《詠史上·秦皇》 宋·陳普

    江神返璧事何新,海若湘君亦伐秦。
    一炬東來燒不了,更勞墓上牧羊人。

    165 《詠史下·謝安》 宋·陳普

    諸賢一一是瑯球,一人清談即鬼幽。
    何但簡文如惠帝,冶城安石亦斯流。

    166 《詠史下·謝安》 宋·陳普

    夷甫登朝日月昏,爭知安石亦深源。
    當時赤子何無祿,直自高曾誤到孫。

    167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 宋·方回

    萬馬鳴鞭欲曉時,閒人盥漱未妨遲。
    兒童賀喜休多拜,卿相遷除不預知。
    隨分乍醒仍乍醉,放懷無喜亦無悲。
    新年自愛新詩好,歙硯梅邊洗刷絲。

    168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 宋·方回

    物有先時有后時,天工無早亦無遲。
    飽禁夜雨元非惡,暗受春風或未知。
    一死頻煩衰白報,三生不為落紅悲。
    解紛憶得吾家學,徑與揮刀截亂絲。

    169 《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 宋·方回

    淵靜濤飛亦壯哉,冷泉亭右閘初開。
    一時變作跳空雪,萬眾驚聞噴壑雷。
    老鶴遠過彭祖壽,巨杉何啻盛唐栽。
    吾生八十重游此,身健猶堪酒一杯。

    170 《史紫微徐容齋閻靜軒過潘閬巷所居》 宋·顧逢

    門外喧車馬,歡聲震四鄰。
    爭疑來陋巷,不道訪詩人。
    枉駕屈三老,開樽愧一貧。
    逍遙祠宇近,容邈亦精神。

    171 《中秋日赴史漕賞月二首》 宋·郭印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
    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
    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172 《讀史》 宋·陸文圭

    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
    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
    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
    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

    173 《讀史六首》 宋·陸文圭

    逐高紛紛盡向秦,東門牽犬亦無人。
    月宮穩上青冥去,桂樹秋風老此牙。

    174 《寄申屠御史》 宋·陸文圭

    御史帝耳目,監察沿隋唐。
    臺閣迥清風,筆簡凌秋霜。
    澄清一攬轡,驅貍走豺狼。
    賢哉故安侯,廉介尤剛方。

    175 《和史魏公荔枝韻》 宋·釋寶曇

    炎州草木誠可憐,荔枝六月生蠻煙。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黃昏天。
    憧憧翠蓋下平地,井井絳幘羅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瑩,手挹甘露加清圓。

    176 《詩挽史魏公》 宋·釋寶曇

    為帝先驅日,非我舊學誰。
    玉京真可樂,夜壑不勝悲。
    墓木行人拜,庭蘭造物知。
    臨風三慟哭,天亦為低垂。

    177 《和史子由主簿食瓜》 宋·釋寶曇

    鄰翁種瓜時,翠蔓不忍觸。
    提攜落吾手,割裂亦甚酷。
    相如方渴時,想見價金玉。
    沉浮及桃李,一世謾貂續。
    注泉挹甘寒,落蒂驗香熟。
    精神發良夜,清坐定更仆。
    無使妨盤餐,開端自醽醁。

    178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春風并力著寒梅,一半先開笑未開。
    我亦悠然動清興,欲題凡韻輒徘徊。

    179 《史萬歲》 宋·徐鈞

    征南輕仆孔明碑,想見生平暴可知。
    一死雖因奸計陷,亦由廷辯忿招疑。

    180 《十月之交》 先秦·佚名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

    詩經山水憂國憂民

    * 關于亦史的詩詞 描寫亦史的詩詞 帶有亦史的詩詞 包含亦史的古詩詞(814首)
    chengrenyouxi